第121章 狂喜的梁皇(第1/2 页)
与此同时,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众人皆屏息凝神,目光齐齐汇聚于那高高在上、身着龙袍的皇帝身上。
只见皇帝微微侧过身来,锐利如鹰隼般的眼神直直地射向立于一侧的丞相石均,缓声开口道:“丞相,此次出使大梁的人选,朕便交由你来决定罢。切记,此人务必要能言善辩,口若悬河,万不可让那大梁小觑了我堂堂大燕国威!”
说罢,皇帝轻抬右手,威严地挥了一挥。
丞相石均闻得此言,心头猛地一紧,连忙跪地叩头谢恩,口中高呼着“陛下圣明”。
然而,当他低垂着头时,心中却是叫苦不迭。这等差事着实棘手难办呐!
若是所选之人未能妥善应对大梁一方,稍有差池,恐怕便会触怒对方,从而引发两国之间的战火纷争。
届时,生灵涂炭,百姓遭殃,自己也定然难逃罪责。
想到此处,石均不禁在心底暗暗祈祷起来,只盼望着此次大梁之举不过是一时冲动所致,并非存心蓄意挑衅。
倘若真是如此,或许尚有转圜余地,不至于令局势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
否则的话,这原本还算太平的天下只怕又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烽烟四起,民不聊生。
待散朝之后,丞相石均心事重重地返回府邸。
甫一踏入书房,他便迫不及待地坐于案前,一手托腮,眉头紧皱,苦苦思索着究竟何人最为适合担此出使大梁之重任。
他深知此番使命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大燕国的颜面与尊严,更关乎着两国之间未来的和平与稳定。
因此,所派之人不仅需头脑聪慧敏捷,随机应变能力过人,还须对大梁国情风俗了如指掌才行。
就在石均想得焦头烂额之时,一个名字犹如闪电般骤然划过他的脑海——苏卿。
这个名字一经浮现,便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一般,瞬间吸引住了石均全部的注意力。
他回想起苏卿过往种种出色表现,无论是其卓越的才智谋略还是出众的口才言辞,无一不让人为之赞叹折服。
苏卿乃是当朝大学士,其才华横溢、思维敏锐,堪称当世之奇才。多年来,他屡次肩负重任,代表大燕国出访诸多异国他乡,每一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使命,彰显出大燕国的国威与风范。
不仅如此,苏卿对于邻国大梁的文化传承以及政治局势更是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正因如此,他毫无疑问成为了此次出使大梁的最佳人选。
丞相大人在书房之中来回踱步,反复思量了许久之后,终于下定决心向朝廷举荐苏卿担当这一重要使命。
丞相深知此去大梁责任重大,关乎到大燕国的利益得失,但他坚信以苏卿的才智和能力定能够不辱使命,成功地为大燕国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利益。
然而,正所谓“人的欢喜与悲伤从不相通”。
就在大燕国朝堂之上因可能失去的利益而陷入一片混乱,大燕国皇帝为此暴跳如雷之时,远在大梁国的皇帝赵德宏却是满心欢喜。
就在这一天,从边疆前线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大将军沈默的亲笔书信犹如一道闪电般迅速传至了繁华热闹的汴京城中!
当送信的使者踏入南玉门那一刻起,只见那名身背战报、风尘仆仆的将士高举着手中的信函,口中大声呼喊:“捷报!捷报!我军已然成功攻占大燕的徽徐二州!”
这激动人心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响彻云霄,瞬间点燃了整个城市的热情。
原本平静祥和的街道顿时变得人声鼎沸,百姓们听闻这个天大的喜讯后,一个个兴奋得手舞足蹈,相互奔走相告。
有的人甚至喜极而泣,泪水夺眶而出,他们为国家取得的胜利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此时,
在宏伟壮丽的皇宫之内,大梁皇帝赵德宏正端坐在养心殿中全神贯注地处理着堆积如山的政务。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只见一名小太监神色慌张地从殿外飞奔而入,径直跑到了大太监白寒身旁,并在其耳边压低声音快速地禀报着什么。
待说完之后,这名小太监又匆匆忙忙地退出了大殿。
“怎么?白寒!可是有什么要事要禀报?”
正在龙案前专注地处理着如山般堆积的政务的赵德宏,眉头微皱,头也未抬,突然出声问道。
站在一旁伺候的大太监白寒赶忙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后恭敬地回禀道:“启禀陛下!确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