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备战攻燕(第1/2 页)
退朝之后,群臣如潮水般纷纷退去。
偌大的朝堂逐渐恢复宁静,唯有那庄严肃穆的气氛仍萦绕其间。
养心殿内,烛光摇曳,将皇帝赵德宏和丞相等人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之上。
皇帝赵德宏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面色凝重地看着下方的三人。
“虽然朕已同意了与南宁的结盟,但接下来咱们还得仔细商讨一番进攻大燕的具体细节。丞相,对此事你可有什么见解?”皇帝赵德宏率先开口问道。
站在一旁的丞相李丰泰微微躬身行礼后,缓声道:“回禀陛下,依老臣之见,想要让正在攻打南宁的大燕军队撤回,恐怕希望渺茫啊。据微臣所知,大燕向来对外宣称拥有百万雄师,而如今派至南宁作战的仅仅只有三十万大军而已。这点兵力对于幅员辽阔、兵强马壮的大燕国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丝毫不会影响到其国内局势。除非大燕面临灭国之危,否则他们断无撤军之理。”
皇帝赵德宏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目光转向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尉二人,问道:“嗯,丞相所言不无道理。那么,你们二位对此又有何高见呢?”
这时,太尉楚念辰上前一步,拱手道:“启奏陛下,正如丞相所分析的那样,想让那三十万大军主动返回的确困难重重。不过,若是能设法让这三十万大军无法归来,岂不是同样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是一惊,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嗯?!”
不仅皇帝赵德宏面露诧异之色,就连丞相李丰泰和御史大夫沈凌墨都不禁为之一愣。
哎呀,今日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先是沈凌墨那奇特的脑回路令人瞠目结舌,这太尉竟然也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着实让在场众人感到惊奇不已。
只见丞相李丰泰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笑意调侃道:“怎么?太尉,难不成你这是受到沈大人的启发,从而也开发出了新的思路吗?”
太尉楚念辰闻言爽朗地大笑起来,回应道:“丞相您还真别这么说,我的确是受到了沈大人的些许影响。哈哈。咱们为何非要让他回来呢?索性就让他回不来岂不是更好。虽说这样做可能会有些难度,但倘若能够成功,那可是能瞬间解除南宁当前所面临的危机呐!”
听到这话,丞相李丰泰故作无奈地摇了摇头,打趣道:“得嘞,照此情形发展下去,恐怕老夫这丞相之位迟早得换个人来坐咯。”
皇帝赵德宏此时也是被逗得哈哈大笑,随即对太尉说道:“哈哈,丞相不过是跟你开个玩笑罢了。快给朕讲讲,太尉,你到底心里有着怎样的盘算和想法。”
“陛下,依老臣之见,可以加快行军速度。趁大燕尚不知晓我大梁已与南宁结盟之际,迅速出兵南关,直取徽州,继而进攻徐州。一旦成功攻克徐州,那么对面大燕的三十万大军便会被围困于南宁之地。
只是如此一来,我大梁所面临的军事压力将会陡增。除非能够以雷霆之势迅速剿灭这三十万敌军。”
太尉楚念辰拱手进言道,他目光坚定地看着皇帝,脸上露出深思熟虑后的神情。
“微臣赞同太尉大人的作战计划。倘若我大梁仅仅攻击大燕国内,所能取得的成效恐怕有限。
然而,如果能够成功地将那三十万大军困在南宁境内,至少他们的退路已然掌控在我大梁手中。届时,即便他们不想着急,形势也会迫使他们焦急万分。”
御史大夫沈凌墨紧接着附和道,他微微躬身,语气沉稳而有力。
皇帝赵德宏听闻二人所言,不禁点了点头,面带赞赏之色:“嗯,二位爱卿所言甚是有理!朕深感欣慰,我大梁能拥有像你们这般足智多谋、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良将,实乃国家之幸事,百姓之福祉啊!”
说罢,他哈哈大笑起来。
楚念辰和沈凌墨赶忙齐声说道:“臣等承蒙陛下厚爱,实在愧不敢当。为陛下尽忠职守,本就是臣子应尽的本分。”
随后,三人又针对具体的作战细节展开了一番深入探讨。
“好了,既然目标锁定在了南关,那么就让沈默率领南关现有的二十万大军对徽州发起奇袭,务必稳固住我们的防线。
与此同时,再迅速调集另外二十万兵马赶赴南关增援。一定要赶在大燕尚未有所察觉之前,一举为朕夺下徽州和徐州!”
皇帝赵德宏一脸严肃地说道,他目光炯炯,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陛下,那这新调遣的二十万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