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页)
给吓着了,忙安慰道。“弘昀别怕,你阿玛不会逼你去的,还小呢。”
“福晋,二阿哥可七岁了。”德妃宫里的嬷嬷不乐意了,在他们看来弘昀已经晚了一年了,宫里除了太子,哪位皇子不是虚岁到了六岁就搬到阿哥处,到上书房读书,在皇家,虚六岁就算是大孩子了。
平常最最懂规矩的四福晋怎么这会反倒是按实岁来算日子了?现在还要再推一年,这实在不像话了。让宫里知道了,不是又是事吗?往小了说四福晋这是惯孩子,往大了说,就是存心想把这俩孩子惯坏。
“嬷嬷!我也不是慈母多败儿。您也瞧见了,府里就这两哥儿,昀哥儿身子有些弱。我这些日子,还想着请大夫好好调养一下。昀哥儿每年夏天总要病一场,现在就送去上学,真有什么事,我怎么跟娘娘和四爷交待啊。”施诗也不急,笑着解释道。现在送上书房,四更即起,晚饭前才放回来,好人都弄病了,更别说弘昀这小豆芽菜了。
这俩嬷嬷在府里也大半年了,施诗一直很尊重她们,这两位也知道分寸,大家本来相处愉快。施诗根本就没想太多,非常和善的跟她们解释道。一心一意的觉得人家提醒弘时的事,也是出于好心。
嬷嬷看看弘昀,再看看肉球一样的弘时,她也知道施诗说的是实话,只是生在皇家,很多事不是他们能推脱得了的。况且现在还是看不出四爷四福晋有把孩子改藉的意思,这头没新的孩子出来,那头也没真的好好教,这俩口子打着什么主意让纵是在宫里见惯大场面的嬷嬷们都纠结了。
“那还是请太医吧?”嬷嬷们互视一眼,只能讷讷的说道。真的二阿哥病了,回头四爷找人算账时,自己就算是有德妃的体面,只怕四爷也不会轻饶,她们退缩了。
“嗯,苦夏、苦夏,请太医来给大格格,昀哥儿,小三儿请个脉。”施诗点头,笑着对凌嬷嬷吩咐到。若只为弘昀一个人请,也怕传出弘昀不好的传言,拉上大格格和弘时算是请个平安脉。
ps,现在小p觉得自己越发的古板了,看文不再漫无目的的挑选,专注一些有品质的作者的文,再差也有限了。小p很爱‘我要吃肉’大人的文,当然红楼同人那部差点。
第五十二章 孩子问题
凌嬷嬷有点不舒服的,觉得这俩嬷嬷仗着是德妃赏的,有点持宠生娇了,而自家的格格是不是有点太软弱了,但当着大家的面,她还是规矩的退了下去,请太医去了。
请来的就是上次四四在宫里遇到的那位胡太医,他倒是想早来给四福晋诊脉,虽说四四说过了,但太医们都是世袭的,人家能在宫里这么些年,除了医术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家传的保身本事,什么时候也别跟谁走得更近。
四爷府里不请,太医院里不落案,他就不能冒冒然的冲过来。不然在外人眼中就是站队了,这种傻事他当然不能做。原以为四四回府之后不久就会派人来请的,结果过了大半年,愣是一点风声都没有。倒让胡太医心里七上八下起来。
也不是胡太医心思太重,而是四爷府里没孩子已经成了大家的心病了,其它人真没少生,就是活不下来。能生下来养下来的,就这么三位。
他听四四认真的跟他讨论福晋的身|子,还以为四爷是打定主意要再生一个嫡子的。自然会着急的,结果一等半年,平安脉皇子福晋是一月一请,那都是轮着来,不能说他想来就来的,他也看过四福晋的脉案,每一位看过的太医都知道这位身子一点事都没有,而且是越来越好,那为什么没孩子?
胡太医心里跟猫抓一样。好容易四爷府派人来了,请专攻妇科小儿科的大夫回去给小主子们请个脉,好过夏。胡太医马上就来了,他想的是,只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了。
先看了三位小主子,除了弘昀有点弱之外,大格格和小胖子倒都很健康。不过施诗还是请太医给大格格调养一下,她可是知道大清的公主都活得不长,大格格虽然还小,但还是小心为上。家里可没多余的孩子让他们损失得起的。
“既然来了,奴才也跟福晋请个脉吧?”胡太医汇报完了孩子们的情况后,突然说道。
“也好。”施诗虽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值得看大夫的,不过人家都说了,她到大清了,还是随和一点吧。
伸出了左手,胡太医拿个丝帕盖住了施诗的手腕,轻轻的诊治了一下,“福晋,换手。”
施诗看看凌嬷嬷,看到凌嬷嬷和刘嬷嬷一脸担忧,想想还是伸出了右手。
胡太医又听了一会,轻轻的收回了手指。
“有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