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武当剑祖(第2/3 页)
而在这期间,他的剑术也在不断精进,逐渐接近了那个传闻中的飞剑取千里以外首级的剑术极致。
道门之中,剑分为道剑与法剑两种。
自古以来,道门中人都是尊道剑而轻法剑。
简单来说,道剑斩断七情六欲,而法剑则斩杀妖邪、消除魔障、平定不平之事。
前者对于修道飞升有着百利而无一害的好处,但后者却不可避免地会沾染因果。曾经就有龙虎山天师因为这个原因而遭遇罕见的天劫,差点当场兵解。
要不是龙虎山当机立断,以损失几棵龙池气运莲作为代价,后果简直难以想象。
,!
齐仙侠选择了法剑这条路,龙虎山对此并不是没有异议和惋惜。
然而,齐仙侠就像吃了秤砣一样,铁了心,非要学剑术。
他决心要用剑术,踏上那条登天之路。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玉京尊神真武大帝的诞辰日。
在这个重要的节日里,许多人选择登上武当山,前往山上的道观,虔诚地向神灵焚香祈福。
山上的道路上挤满了前来烧香的香客们,他们有的步行而来,有的乘坐马车或骑马,还有一些人则是骑着驴子或者骡子。
这些香客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的是附近的村民,有的则是远道而来的信徒。
他们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有的朴素简单,有的华丽繁复,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敬畏和虔诚的神情。
说起来也怪,自从骑牛的那位兵解之后,武当山的掌教就换成了李玉斧。
他不像前任掌教王重楼那样有着一指断江的神仙事迹,甚至一次下山的经历都未曾有过。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武当山的香火却越来越旺盛。
齐仙侠作为一名剑客,对于剑道的理解可谓深入骨髓。
但是,对于气运这种神秘的概念,他了解得并不多。
不过,由于时常听同门白煜讲解气运之道,他也略微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道理。
站在主峰之上,齐仙侠俯瞰着山下的景象。他知道,武当山位于大陆的西北部,而天下的气运一直都是从西边向东边流动的,就像那滚滚江水奔腾入海一样。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就连齐仙侠这样的望气门外汉,都能隐约看到云海滔滔翻滚,层层叠叠地汇聚在七十二峰之外。
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片云海才会真正爆发出来。
他不知道这云海象征着什么。
但是他的剑道却有时候会氤氲轰动,看起来似乎有些大事发生
所幸齐仙侠向来不愿杞人忧天。
玄武是否当兴,龙虎能否长荣,谁是真正的道教祖庭,谁被朝廷敕封君王恩赏,对他而言,都不重要。
他唯一在意的,只有自己的剑道。
此时,齐仙侠正打坐在莲花峰上,全神贯注地运气卷动内息。
然而,就在这时,一道凌厉的剑气突然席卷而来。
齐仙侠蓦地心神一跳,瞪大了眼睛,仰头望向那柄已经不出鞘整整五百年的仙剑。
这把自吕祖羽化登仙后便沉寂了半千年的古剑,此刻竟发出如龙吟般的颤鸣声。
七十二峰的云海瞬间沸腾起来,仿佛七十二条白龙朝着主峰游去。
同时,数百只黄鹤也在天空中翱翔盘旋。
齐仙侠眯起双眸,视线紧紧锁定那道绚丽夺目的长剑,眼神之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神色,仿佛这把剑与他之间存在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北斗主离世后,真武大帝亲自坐镇武当山。
当年道教昌盛之时,就连南方都有无数信徒不远千里前来武当山烧香祈福。
尽管如今道教的威望有所下降,但在大多数北方百姓心目中,对道教仍然怀有深厚的信仰之情。
特别是当他们目睹头顶上方漫天云海翻腾,黄鹤齐声鸣叫的壮观景象时,无不心生敬畏,将其视为神圣显灵的象征。
在这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下,人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虔诚的心境。
在这一道道虔诚心境下,众人都沉浸在了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之中。
七十二峰朝着大顶朝拜,二十四涧水长流不息。其中最长的一条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宛如神助一般。
瀑布的低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掀起并拉直,形成了一道壮观的景象。
这条瀑布通向毗邻的那座年轻道人参修天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