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页)
经济逐渐好转,眼镜厂重新运转起来,母亲才被召回。不过这次回炉是老职工身份了,很快工资跃进到了二十四元。
一时,我家成为了双职工家庭,这在当时是件非常值得庆幸和令人羡慕的事情。遗憾的是,这一切爷爷没能见着,他老人家在三年困难时期辞世了。
父亲被安排进米厂国营单位后,爷爷特别满意,常常人前背后唠叨,要知道,那可是个米厂啊。
这话听着别扭。例如摆放在今天,流行的绝对不是什么米厂,首先肯定是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岗位。趋之若鹜的行政权力,收入稳定,福利待遇优厚,相当地令人羡慕。眼下报考公务员数百比一寻常,一个最热门的岗位已经可以达到1400多比1的惊人程度了。
其次就是高端金融人才。据说那些都是可以利用杠杆比例,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精英。
只是年前,美国方面非常不幸地马失前蹄弄出了点事:金融杠杆比例过高,不仅杠杆折断,连支点都吃不住力坍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多米诺骨牌似得酿成了一场前所未见的全球性金融灾难。
父亲顺利踏进了国营米厂的大门,爷爷那高兴劲,如同现时家庭成员高中公务员岗位和一不小心误入高端的金融职业。
他老人家谆谆教导父亲,民以食为天,米厂就是责任齐天的重要单位,组织上将你安排进去,完全是念及你是革命烈士的后代。你一定要好好干,弄出点人模狗样来。否则,不要说你,就是我哪天顺道经过*那里,遇上老太爷也可能无言以对的。
很久以后,父亲私底下还冲着我有点抱怨,你爷爷把米厂当作自家粮仓了。这米厂明明白白写着国营两个大字。我只是其间的一个普通工人,干活,拿份工钱而已。
一时,弄得我有点两头为难。实在不知道应该同情父亲,还是举手赞成爷爷。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二章 父亲当上了小高炉长(66)
将日历翻到1958年,那是个火红的大跃进年代。
国营米厂一名普通工人的父亲一跃成为了设置在离家不远,老街西面洼地里小高炉集群之一的3号高炉的炉长。
之前,我曾去过父亲工作的米厂,都是些简单劳动。这边将堆放在一边一袋袋稻谷投入左边张着大嘴的地坑里,提升进一台发出震耳欲聋声响,据称辗米机的庞然大物之中,然后通过七拐八弯的管道,在右边分别被安排成几个出路。
上手最大那个口吐出的是砻糠,价值最小,柴火类;中间较小的口吐出是麸皮米糠,家禽家畜的良好饲料,价值不菲;下手中不溜湫的那口流出来的,就是人们相当期待白花花的大米。
说是国营米厂的正规工人,其实只是巨大辗米机前的搬运工。由于父亲身体不好,甚至连搬运也没能轮上。只是把其他人倾倒一空的麻袋,整理成十只一叠,捆好搬去一边,以备日后收稻谷时重复使用。
相比之下,无论是辗米机出入口的哪端,劳动强度大些,也很忙碌。需要良好的体力支持。
父亲明显是被照顾了,除了车间里扬尘不小,其他工作既不费力,更谈不上什么技术含量。
我有点怀疑,或许父亲在米厂实属可有可无的角色,才被派去投身全民炼钢运动的。由于良好的家庭历史背景,荣任3号高炉的炉长。
当年,我只是刚刚达到记事的年龄阶段,看到父亲一付异常忙碌,也比较具有领导成就感的样子,同样深受感染。起码,在小伙伴中玩耍,除了常常可以将烈士的太爷和同样有革命贡献的爷爷引以为豪,原本默默无闻的父亲现在也能挂上嘴边了,老街西头非常现实的第3号高炉炉长。
甚至,我有时也能感觉到曾经革命的爷爷已经几乎跟不上父亲那先进步伐的趟了。
例如,父亲一回家就讲什么,眼下整个国家全体民众大炼钢铁是领袖的号召,今年要赶超英美,国家顺利实现年产千万吨钢的宏伟目标。
父亲有点瞧不起老街上一些单位自行发明的小土炉子炼铁。那些土炉子数量更多,可以在某家院子,任何一处比较开阔一点的街面上用普通砖头堆砌,外围垒些石块,样式好比街上刘家那老虎灶煮开水的小炮仗炉子。
父亲说,那些小土炉子虽然同属全民炼钢的体例,一点也没有规模和技术含量。父亲强调,他从事的炼钢形式,完全走出了一条“先土后洋、土洋结合、脱土超洋、跳跃前进”的新颖路子。两者不是一条线路,很难相提并论。
父亲有点自豪,他分管的3号小高炉样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