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3/4 页)
至贾家宣旨; 元春入宫多年; 除贾母还有些消息之外,知道这个孙女儿一直在宁寿宫待着之外; 其他的贾家人; 包括她自个的爹娘都以为元春已经死在深宫之中了。
终于得到了自个女儿一丝半点的消息,王夫人当下便忍不住哭了出来; 她的女儿,捧在手心里养了那么久; 原以为就陪葬在那吃人的宫中了; 万没想到; 她几乎都放弃之时,竟然得到她成了正八品的贵人的消息。
从女官到正八品的贵人,这一段路; 她的元春竟然熬了整整十年才熬到啊。
贾家出了一个贵人,贾政和贾赦不及细想元春为何熬了十年才熬到; 倒是颇有得意之色,当下便要大摆宴席,反倒是被贾母阻止了; 她面上似悲似喜,原以为毁了的元春终得进位故然是极好,但圣上年过六十,也不知还有多少时日; 而且又是一个份位如此之低的贵人,只怕帮衬不了家里什么。只希望圣上能再多熬些时日,元丫头能给圣上添上一子,有了皇子,说不得贾家可再保二十年富贵。
但宫里已不知多少年没见任何宫人妃嫔给圣上添上个一儿半女了,只怕这事终究是难了。
「唉……」贾母长叹一声,心知自己费尽心机,调//教了多年的元春丫头,终究是癈了。
而王夫人虽嫌这贵人份位低了点,但想着元春初承恩宠,时日久了,自然能慢慢上去的,待生了儿子之后,说不得能得一个妃位也不定。
王夫人也有几分自知之明,所以标准便从皇贵妃位放低到妃位,毕竟这妃位以上便可以自己养育子女不说,而且即使没有生育子女,在圣上驾崩之后也可以在慈宁宫中安享晚年,无需被送进尼庵之中削发为尼。
王夫人连忙递了个荷包给宣旨太监问道:「多谢公公,请问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进宫里探望一下贵人?」
「进宫!?」这宣旨太监拈了拈荷包重量,不过是区区二两银子罢了,当打发叫花子吗?怪不得能教出贾贵人这般不知礼数的姑娘。
宣旨太监不屑地笑道:「这贾贵人不过是个贵人罢了,那有资格宣召娘家人见面的份,这可是犯了宫规的。」
「是!是!」贾母连忙让人再送上一个荷包道:「我这媳妇也只是太过思念女儿,还请公公不要见怪。」
那宣旨太监捏了捏荷包,荷包很轻,捏不到什么硬物,不过他们知道越是捏不到东西的,里头越是有好东西,心情大好之下也笑着回道:「咱家是个什么份位上的人,不过是略说了一句,还请老太君不要见怪才是。」
贾母见宣旨太监收了荷包,心头也是一松,这钱肯收了,也就好办事了。「敢问公公,不知我们家大姑娘的封号是?」
这年纪大了,耳朵也不行了,方才听的不是很清楚,依稀没听到元春的封号,这没封号的贵人和有封号的贵人可是有差别的,没封号的贵人一般而言比有封号的贵人还要低上半截。像这般没有封号的贵人,又被人戏称为假贵人,也不过就比一般美人及宫女子略好上一些罢了。
宣旨太监不屑的扁扁嘴,「贾贵人就是贾贵人,圣上可没赐上封号。」
贾母沈默片刻,初次侍寝便得封为贵人,应该算是得了宠了,但倘若真得了宠怎么会毫无封号?贾母一时间捉不住自己这个孙女儿算是得宠还是不得宠,只好问道:「敢问公公,不知咱们是否可以递牌子入宫和我那孙女儿见上一面?」
「嘿!」宣旨太监失笑,这贾家怎么这么不懂规矩?「不过是个贵人,那有资格跟娘家人见面?只有嫔位上的娘娘才有宣召娘家人见面的份。」
宣旨太监见贾家人一脸失望,又笑道:「不过法理不外乎人情,传几个口信进去还是成的,不过……」宣旨太监手指搓了搓,做了个手势。
贾母心下一沈,这宣旨太监敢明目张胆的要银子,可见得压根没把荣国府放在眼中,只怕元春也不过是个不受宠的贵人罢了,她跟鸳鸯再使个眼色,鸳鸯会意,连忙再送上一个荷包。
买母淡淡道:「老身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想跟贾美人说上一句,这荣国府内一切安好,让她好生伺候圣上,保重自个身体罢了。」
这宣旨太监倒不是个光收钱不办事之人,况且贾母托他所传的也不过是句家常问候罢了,这话的确是带到了,不过也把贾元春最后一点小金库也榨干了。
贾元春琢磨着这贾母之话许久,最后苦笑一声。贾母的言下之意,便是让她好生讨好圣上,必要是用用祖父的名头,圣上向来对祖父看高一眼,想必也会看高她一眼,只要能尽快生个皇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