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1/4 页)
少女跃跃欲试,纤细白皙的手朝张皇后拱了拱,英武地道:“儿臣听令。”
张皇后一摆长袖,道:“随母后摆驾正心殿”她的嘴角浮出冷笑,慢吞吞地道:“本宫倒要看看,谁敢要责罚太子和柳壮士。”
用壮士两个字来形容柳乘风,只怕很不贴切,至少那叫朵朵的不这样认为,心里说,那一曰他在烟花胡同里倒是所向披靡,可是他的样子,哪里像什么壮士?瘦胳膊嫩腿的,一副书呆子的模样还差不多。
想到这里,朵朵不禁笑了,她笑起来很好看,宛若绽开的牡丹,连这殿中的怒气也被这春色掩藏了许多。
朵朵一副认真的口吻道:“儿臣听命,愿为母后做先锋。”
张皇后见她这副模样,不禁斥道:“好端端的女儿家,学什么大丈夫!叫你弹琴你心不在焉,这时候却是唯恐天下不乱了。”
朵朵的笑面上生出一抹红晕,道:“母后,贼势浩大,岂可再耽误军情?还是速速发兵正心殿宜的好。”
张皇后朝她摇头,喃喃道:“你皇弟不让人省心,你也是一样。”
她心里惦记着正心殿的情况,便不再做理会,匆匆带着朵朵一路往正心殿去,外头的宫人、太监见状,也不知发生了什么,只见皇后一副兴师问罪的模样,一个个胆战心惊,便呼呼啦啦地拥簇在张皇后和朵朵身后,这队伍一下子壮大起来。
正心殿这边见到远处人头攒动,也是吓了一跳,站殿的大汉将军不由握紧了手中的大刀,几个太监迎过去,把人看仔细了,立即拜倒:“奴婢恭迎皇后娘娘”
其余人见了,哪里敢怠慢?这殿外数十个禁卫、宫人、太监三三两两地拜倒在道旁,纷纷道:“恭迎凤驾。”
张皇后不做理会,寒着脸拉着朵朵的手,脚步匆匆地过去,抬腿便迈入殿中,张口便道:“哪个是柳乘风?本宫听说,咱们大明出了个忠臣,本宫心里头呢,倒是好奇得很,倒要来看看这义士到底是一番怎么的模样。”
她的这番言语,已是体现出一个女人的精明,刚刚进来便把话说的很清楚了,柳乘风是忠臣是义士,是本宫自己人,陛下要如何,自己看着办吧。而保住了柳乘风,让柳乘风不受责罚,那么自然而然地,太子也就没有错了。
这叫围魏救赵,不过对柳乘风,张皇后虽然素未谋面,终究还是有几分好感的。
不过等她进了这正心殿,却发现殿中的人都好奇地看着她,准确的说是,是朱佑樘父子看着她,而柳乘风的眼睛只是在她身上稍作停留,随即落在那个叫朵朵的少女身上。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柳乘风虽然不是那种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人,可是看一看,注目一下,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只是他的眼睛有点儿过于**裸,从头看到了胸脯,接着又目光下移,那锐利的眼神似乎撕开了朵朵的长裙,看到了一双修长晶莹的美腿。
朵朵被这不怀好意的目光侵犯,轻咬嘴唇,狠狠地瞪了柳乘风一眼。
柳乘风收回目光,又变成了正人君子,心里说:“这小妮子好凶!”
“原来是梓童来了。”朱佑樘笑呵呵地握着笔,朝张皇后招招手道:“梓童来看看,朕的文章如何?与厚照的文章是不是彰显得宜?”
梓童,是皇帝对皇后的称呼,据说是因为汉朝美人卫子夫入宫,岁余不得见,涕泣请出。武帝则因夜梦“梓树”而幸卫子夫,从而得子,并立子夫为皇后。从此,皇后便称作梓童,即梓树下的美人之意。
张皇后呆了一下,先是看了看朱佑樘,接着目光落在柳乘风的身上,看了柳乘风,一时也难以接受他就是那个保护太子的壮士,这个人,一身飞鱼服,面庞清瘦,目光清澈而带有几分灵气,只能用俊秀来形容。
“他就是那个柳壮士?”张皇后心里狐疑地想,随即踱步到朱佑樘身前的桌案边上,这桌案上,一篇墨迹未干洋洋洒洒上千言的文章刚刚落成。
“陛下这”张皇后的语气便柔和得多,不过那个朵朵也探出脑袋来看,张皇后似乎觉得朵朵在外人面前的表现过于没规矩,便轻轻地在她腰上掐了一把。
朵朵立即咬着薄唇一副痛楚的模样,乖乖地把头缩回去。
“你先来看看这篇文章就明白了。”朱佑樘呵呵一笑,将此前朱厚照的文章给张皇后看。
张皇后一目十行地看过去,随即讶然道:“我家厚照长大了。”
朱厚照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道:“母后,儿臣早已长大了。”
张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