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页)
暮春二月,正是桃杏方尽、牡丹绽放的时节。
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即将在江南隆重的举行,中国作为牡丹文化的发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爱花的民族,尤其钟爱牡丹。我们的祖先爱牡丹、种牡丹的历史几乎和他们生息繁衍、发展壮大的历史一样深厚悠久。
“竞夸天下双无绝,独立人间第一香”。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牡丹的国色天香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颂赞不己。牡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有记载,到了唐宋,牡丹的栽培技术己有很大的发展。在唐朝,牡丹更是艳压群芳,被誉为“花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这里的长安花,就是牡丹。明朝迁都北京,在极乐寺内遍植牡丹。清朝时有一位亲王到极乐寺观赏牡丹,题匾曰:“国花寺”,可见远在清朝,牡丹就己戴上国花的桂冠。
牡丹还有一个动听的传说,相传唐朝时牡丹花原本生于长安,有一年深冬,大雪纷飞时节,女皇武则天酒后突发奇想,醉笔下诏曰:“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次日晨,百花慑于圣命不敢不开,唯牡丹抗旨不放。别的花都赏脸,就它不给面子。武则天自然要报复的,遂贬牡丹于洛阳。要说这牡丹还真是块硬骨头,不肯开给女皇看,充军到了洛阳后,反倒姹紫嫣红开遍,哪怕付与断壁残垣。这不成心给女皇添堵嘛!她怒上加怒,又下令火烧牡丹。可牡丹虽然看似温室娇花,居然有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杂草精神。枝干虽被烧焦,次年春天,花朵反而开得更盛。牡丹品种中从而又添新品“焦枝牡丹”。女皇没辙了,这样打不垮烧不死的,没法子再跟它较劲。只好任由牡丹在洛阳欣欣向荣地开,占断一城好物华。
传说赋予了牡丹坚贞高贵的品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骄傲得连人间帝王也其奈它何。牡丹的节操正是中国文人最崇尚的节操,所以牡丹千百年来享誉“花王”美称是有道理的。不单芳姿艳质足以压群芳,且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只是牡丹花雍容华贵的外表,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觉得这花似乎不是属于普通国民,更多的是贵族或者皇家的象征,被当成富贵来膜拜。这真是把牡丹看得太片面了,牡丹不过是“平生不做寒酸相”,因此“错被人呼富贵花”。
江南城中满目繁华,有气势巍峨的行宫、有规模宏大的园林、有鳞次栉比的里坊、有宽阔平直的槐杨大道……千百家如围棋局,十二街似种菜畦。货贿山积,商贩贸易,车马不息。商埠、茶楼、酒肆、客栈无一不是客来如云。大街上衣着光鲜、游集逛市的行人熙来攘往,好不热闹。
正值人间二月天,春意融融芳菲处处。江南街头满是千株万株的牡丹花争相竞放,姹紫嫣红开遍。花团锦簇香雾萦绕,好一座缤纷美丽的牡丹城。风光处处好,景色步步新,果然不负天下第一名城的盛名。
“好美的花,不枉本小姐我特意赶上几百里路来欣赏。”我饶有兴致地边走边看,初睹名城风采,激动万分。
好个江南名城,这两天我去紊香阁去得比较勤,每次去找白牡丹,那死老鸦总是用一副见到“癞皮狗”的恶毒眼神瞪着我,好象我欠了她5万两银子,但碍于我是白牡丹的客人,她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自从我救过白牡丹,并没有对她有猥琐行为,她也就卸下了平日的冷漠面具,把我当做知心朋友,我也告诉她其实我是女儿身,闺名张菲艳,她知道后非要和我义结金兰,我坳不过她,就答应了。她年纪比我大两岁,(其实是比南溪的年纪大)我叫她柳姐姐,她换我菲艳妹妹。
她告诉我她的身世,原来她还是为知府千金,因为父亲贪污受贿,被皇帝抄了家,父亲被暂首,母亲在家上吊自杀,家破人亡,为了养活年迈的奶奶和年幼的弟弟,她被迫卖身青楼。想想她也真够可怜的,谁愿意强颜欢笑曲意奉承,一点红唇万人尝,一双玉臂万人枕!但她意志坚强,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来卖艺不卖身,对她企图不轨的那些臭男人总是严词拒绝,我此刻更是对她佩服的五体投地,烈女啊!
她也问起我的身世,我当然不会说实话了,胡乱的瞎扯一气,说自己是武馆的女儿,由于家道中落,无奈只有和贴身丫鬟闯荡江湖云云……
我今天又来麻烦白牡丹,求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