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中无家可归,生死无着。但此时的慈禧却再也不顾国家大量割地赔款、财政极端紧缺的现实,更不顾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之惨痛了,她怀着没能在颐和园举行60庆典的缺憾和多少年后也没有人完全猜测得出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毅然颁旨重修她那东陵地界的定东陵。召集天下精工巧匠,于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正式重修菩陀峪定东陵,并诏令群臣在重修中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将隆恩殿前的那块丹陛石【4】换掉。
按清宫规制,丹陛石上的“龙凤戏珠”石雕图案,本应是龙在上,凤在下,象征皇帝为天,皇后为地,天地结合,也就是阴阳结合。世上的万事万物正是在这天地、阴阳的相互依赖、结合中产生的。但正在垂帘听政的慈禧却不管祖制和这来自自然界的道理。她要反其道而行之,诏令臣工一定要将丹陛石雕刻成凤在上,龙在下,以示自己为天,皇帝为地,自己为上,皇帝为下。于是,一块凤在上、龙在下,“凤龙戏珠”的丹陛石浮雕很快刻就,并镶于定东陵的隆恩大殿前最显要之处。
丹陛石上除了那雕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凌空展翅的翔凤和腾水穿云的蛟龙,在丹陛石最下端的“海水江崖”【5】图案中,还雕刻着一只小小的壁虎,从崖石缝内钻出来,前身微露,两只带有五个爪的前腿伸出,口内吐出一股如意云朵。这只小小的壁虎,在外人看来只不过是一点装饰或点缀,有和无都无碍大局,但慈禧却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念念不忘。因为内行人知道,这只壁虎虽小,其暗含的寓意却甚大。唯鉴于其暗含的重大寓意,清宫才作为一种祖制保持、流传下来。这个隐意的来源于壁虎本身。相传,在清以前的皇宫内曾饲养着许多壁虎,其食物以喂砂为主,3年可养成七八斤重。养成的壁虎被逮杀后,放在阴瓦上烤干,而后磨成细粉,用此粉在皇后、妃嫔脸额处点一点,其色鲜艳而不退。更为奇妙的是,若宫中后、妃有乱宫的男女之事,红点自然消失。故历代王朝又将壁虎命名为“守宫”,并在宫中屡有试验和应用。清朝宫廷虽不再饲养壁虎,但对其“守宫”的声名却深信不疑,故在单独兴建的后、妃陵寝的丹陛石上都暗刻一只壁虎,以为“镇物”。这种雕刻之法,作为清宫的一种祖制保留了下来。至于慈禧面对这个“镇物”,是否想到了有辱她的尊严,或是感到自己葬入地宫后,灵魂真的被镇住而不得自由,因而暴怒异常,也只有她自己才能解释了。
。 想看书来
慈禧陵为何重建(2)
不管怎么解释,慈禧对丹陛石上那只小小的壁虎产生了恐惧是肯定的。正因为如此,决定要重修定东陵的慈禧,才下令首先将隆恩殿前的那块丹陛石换掉,重新安设没有壁虎的石雕。
新改换的丹陛石,长3米,宽米,周边有缠枝莲花、福寿三多图案,中间雕着“凤引龙”形象图。此图依然摒弃了龙凤并排或龙在上、凤在下的雕刻形式,而是凤在上,龙在下,并采用高浮雕加透雕的工艺手法,使图案构思更加新颖,技法更加高超。尤其那龙须、龙爪、凤足、凤冠等十处透雕工艺,使整个图案的立体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龙与凤越发栩栩如生。不仅如此,重修后的陵寝内石雕建筑,无论是栏板、望柱还是抱鼓石,其设计指导思想和雕刻规程,都是把凤置于主要的地位之上,仅隆恩殿周围的汉白玉石栏杆,就用浮雕工艺精刻了96幅龙凤呈祥、水浪浮云图案,每幅图案,都是彩凤在前展翅飞翔,又回首顾盼。蛟龙在后面张嘴奋须,紧紧相随。大殿周围67根望柱上,柱头雕刻打破其他帝后陵龙凤相间的排列顺序,全部雕成凤柱头,而将龙改雕在柱身上,柱身两侧各一条。飞龙昂首向上,仰望着柱头上的翔凤,表现着慈禧势压同治、光绪两朝的非凡权威。
尤其令人望而兴叹的是,重修后的隆恩殿及东西配殿,其工艺高超,规模庞大,豪华富丽,用料精致因而是靡费惊人,不仅超越了清朝历代祖陵,就连明、清两朝24代皇帝居住的紫禁城,也没有如此奢华。清宫祖制规定,凡帝后陵的隆恩殿内,只许在4根明柱上贴金,做缠枝莲花或盘龙行云状。哪怕是代表着皇权神威,帝王登基时受百官朝拜的紫禁城内的金銮殿(太和殿),也只有6根贴金明柱。但在慈禧陵三殿内外,却有64根金柱傲然矗立。这些金柱还不是一般的表示性的贴金,而是用铜做成半立体镂刻的盘龙,铜上鎏金,光华四射,闪闪耀目。尤其是在立体状的龙头上安装了带有弹簧的龙须。这龙须借助空气的流通,自行来回摆动,如群龙低吟,妙不可言。人们在惊愕慈禧奢华靡费的同时,又不能不对工艺设计者们那富有灵性的天才杰作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