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保定去呀!”
“抬!抬到保定去!”跟在荆天明身后的郭大勇插上话说:“这地方距离保定已经不远,我们一定要把涂兄弟抬过去!”
关锦璘听郭大勇这么来说,便就迎上去双手抱拳躬身施礼道:“郭兄说得太对啦,没有车没有马,我们不是还有人吗!”
说话间,郭大勇和荆天明已经走到跟前;郭大勇一见关锦璘,便就紧紧抓住他的手道:“关主任,刚才郭某听天明兄弟讲了,说您是中央政府的高官,从国外学成后到十家楼试种高产棉花获得亩产600斤的骄人成果;这可是我们老家棉花产量的十倍呀!”
郭大勇这么说着振振精神道:“我当兵前我爹种的棉花一亩地收了70多斤,便说是少有的丰收!关主任要是能去我们老家指导老百姓种棉花,那就阿弥陀佛了!”
关锦璘听郭大勇说得真恳,便就呵呵笑道:“郭团长家在什么地方?”
郭大勇听关锦璘呼他团长,不禁一怔,看着他问:“关主任认识郭某?”
关锦璘扬声大笑道:“没见你的胸牌上写得明明白白吗?”
郭大勇见说,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胸牌,便就讪笑道:“还真是哟!”
荆天明趁机插上话说:“关主任,郭团长和鄙人是老乡,都是积石原的人,我们家和他们家就隔一条湋河!”
关锦璘一怔,看看荆天明又看看郭大勇,不禁一笑道:“原来你俩是乡党,可刚才还打得不可开交哩!”
荆天明道:“这叫不打不成交,当然还有我大哥,他家也在积石原,他们的村庄叫涂家窑!”
郭大勇听荆天明说涂振山是积石原涂家寨人,不禁一怔,插上话道:“你大哥是涂家寨人?是不是关中道有名的土匪呀!”
荆天明“嗨”了一声说:“郭大哥说错啦,我大哥叫涂镇山,土匪叫涂横山嘛!”
荆天明说着,长叹一声道:“不过关中道那个闻名遐迩的土匪涂横山和我大哥涂镇山是伯叔兄弟……”
关锦璘见荆天明和郭大勇说得兴起,便就作个打住的手势道:“不能耽搁时间啦,我们立即抬上涂营长赶往保定……”
正文 第008章 容家二小姐(1)
火车的长笛刺破暗夜的寂静,缓缓驶出上海车站;依窗而坐的容诗棉把脑袋伸出窗外,向站在月台上的父亲挥手告别。
父亲容天尊六十多岁了,这个毕生投身于民族工业建设中的老人鬓角已经斑白;但说起话依旧铿锵有力,他一边向二闺女容诗棉挥手一边吩咐道:“棉儿,这一路可要小心,听说北平和天津已经被日本人占领,锦璘蹲点的十家楼属于保定地区,离北京、天津不远,有没有日本人还不知道;你一个人独往,爸爸实在担心呀!”
这么说着声音哽噎着道:“女儿,到了十家楼后尽快给爸爸回信报个平安!”
容诗棉见父亲声音哽噎,知道他为自己的安全操心,便就强忍着忧伤道:“爸爸您放心,诗棉英伦半岛也敢闯,小小十家楼算什么?更可况这事我们的国土,有那么多的同胞兄弟在身后!爸爸不要为女儿操心,保证身体才是大事;诗棉一到保定,就给您老人家回信!”
火车加快了速度,父亲的身影越来越模糊;容诗棉依旧把脑袋伸在窗外凝视着父亲消失在暗夜中的身影,禁不住热泪盈眶。
父亲是一个强大严谨的人,可是这时候却是那样的脆弱;送女儿上了火车竟然哽噎起来;这使容诗棉更加尊敬父亲的人格!
父亲的这种脆弱是对儿女的疼爱,这种疼爱只有离别时彰显得那么明确;可在平时,父亲对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以及容诗棉的教育却是极其严酷的。
腰缠万贯的民族资本家容天尊,从创业那一天开始便就不敢奢侈,成年累月保持着艰苦朴实的习惯。
荣天尊吃饭的标准是:早晨咸菜伴馒头;上午一荤一素两个菜蔬就米饭;晚上面条或者稀饭。
什么燕窝、鸭掌、猴脑、海参、鱿鱼,对容天尊来说都是奢侈品,基本上不去接触。
容天尊自己在生活上节俭朴实,对儿女的要求也是一切从俭,不允许任何奢侈浪费的行为发生。
容天尊深信:宠出来的孩子危险,捧出来的孩子霸道;惯出来的孩子任性;娇出来的孩子脆弱;打出来的孩子叛逆;骂出来的孩子糊涂;逼出来的孩子出格;磨出来的孩子坚强;苦出来的孩子懂事;闯出来的孩子勇敢;搏出来的孩子成功。
容天尊对几个孩子的教育采取的就是这个四字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