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页)
因为推崇辜鸿铭,欧美国家的报刊一而再、再而三地刊登他的文章,尽管它们不少是讽刺詈骂这些列强国家的。如说英格兰人傲慢,苏格兰、德国人自私,美国人粗俗,俄国人残暴……他一张利嘴,几乎骂遍所有西方人。1920年的美国《纽约时报》星期杂志,刊有辜鸿铭的论文The Uncivilization UnitedStates(《没有文化的美国》),中间插入他身着前清顶戴、朝服,后拖一根大辫子的漫画像。生平痛骂西人而反以此见重于西人,他算是一个独特的样板。在现实生活中,他堪称是直追东方朔的能言善辩之士、一个为中外称道的讽刺天才。为此他引用孟子的语录说:〃岂好辩哉,予不得已矣!〃而他似乎从中找到了在其他地方都找不到的智力上的挑战。
他毕生不遗余力地从事中华文化输出工作,成为中国人中独立完整英译儒经的开拓者,成果斐然,极具世界效应。1913 年,还被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者,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享此殊荣。虽然这年度的桂冠戴在了印度诗圣泰戈尔头上,但他在西方的声望一点也不逊色于泰戈尔。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他在走红西方后,为他在其他亚洲国家中也带来了名望。
为此,吴宓曾以〃极热烈之爱国主义者〃称誉他,并说:〃辜氏久居外国,深痛中国国弱民贫,见侮于外人,又鉴于东邻日本维新富强之壮迹,于是国家之观念深,爱中国之心炽,而阐明国粹,表彰中国道德礼教之责任心,乃愈牢固不拔,行之终身,无缩无倦。〃据传1921 年,英国文豪毛姆来华想约见他,最初这位英国人写了张字条让人送过去,请他过来坐坐,辜氏坚拒不去,毛姆不得已亲来造访,他讥刺道:〃你们以为只消招招手,我们就得来?〃他还尽情向毛姆发泄着对于来自西方的民族和文化歧视的愤嫉心情:〃你们凭什么理由说你们比我们好呢?你们的艺术和文字比我们的优美吗?我们的思想家不及你们的深奥吗?我们的文化不及你们的精巧,不及你们的繁复,不及你们的细微吗?呶,当你们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时候,我们已经是进化的人类了。你可晓得我们试过一个在世界的历史上是唯我独尊的实验?……〃后来,毛姆在访华回忆中也承认曾受到了辜鸿铭的嘲弄奚落。
在中国近代史上,他演足了自己的悲喜剧。他满怀着对新时代的愤懑和抵触情绪,却堂而皇之地宣言:〃许多人笑我痴心忠于清室,但我之忠于清室,非仅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系忠于中国之文明。〃他〃似乎只是广泛的主张皇帝,与实际运动无关,所以洪宪帝制与宣统复辟两回事件都没有他的关系。〃对他的思想政见,罗振玉是倾心佩服的,尝言:〃天之生君,将以为卫道之干城,警世之木铎,其否泰通塞固不仅系于一人一国已也。〃 至于他把Democracy(*)拆字成 Demo…crazy(意思为魔鬼加疯狂),既反映了他对西方*的厌恶,也反映了他看到了西方*的虚假一面。到头来,他为自己在人们心目中的〃排外〃误解而感到懊恼。晚年,他一再申明:〃有人问我为什么这样讨厌西方文明,我在这里公开申明一下,我讨厌的东西不是现代西方文明,而是今日的西方人士滥用他们的现代文明的利器这点。〃
这位〃东学西渐〃的第一人,睥睨中外,作洋文,讲儒道,诚近于狂。由于过分钟情于中国文化,而一味排弃西方,使得他的思想学说又显得几分空疏,有时还像他的发辫一样,成为了别样生活的装饰。再后来由于他的〃怪论〃终因缺乏学理依据,又无从考证,渐渐失去了最初〃轰动街坊〃的影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中国驻英大使馆与亚当建筑
那时,新中国驻伦敦的外交机构还是个代办处,曾任驻英国代办的熊向晖在《周恩来关心孙中山伦敦蒙难室》①中回忆说:〃驻英代办处位于伦敦波特兰街49…51 号,原为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馆,最初是清政府购置的驻英公使馆馆舍。这是建于18 世纪的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因年久失修,多处砖木腐朽,渐成危房。代办处人员逐步增加,馆舍不敷应用,约三分之一的人员另租房屋办公住宿,租金很贵,工作不便。原想拆除重建,但按当地规定,波特兰街任何房屋重建后须保持原来的外观和高度。〃
当地政府对位于某一条街上的古旧建筑的修建有专门的要求,就是外国使馆也必须遵守。熊向晖文中着重要讲的事情倒和驻英代办处房屋重修后的外观没有直接关系,但涉及原代办处馆舍内的孙中山蒙难室,当时,周恩来指示要原样修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