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页)
让他“好汉做到底嘛。”他为大家做了牺牲,鲁迅全集里多次提到过他。但是冯大哥这件事做得未免太失礼啦。我也是山东人的后代,我替俺们山东粗人向浙江同胞表示道歉。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鲁迅是细心的,但不是斤斤计较的。
愚公本来是智叟:鲁迅的智慧(4)
所以,他知道如何应付不同的场面。比如他说如何听高人讲话:“与名流学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做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小杂感》)
这是世故,但这世故背后是对虚伪的社会风气的冷嘲。他也有直率的时候,比如日本请他主持中日通航典礼,他拒绝逢场作戏。他说:“不能把太太小姐敲碎一个啤酒瓶子的事要我做。”记者纠缠说:“如果您不答应,我就非常为难了。”鲁迅答道:“如果我答应您,我就非常为难了。”智慧不一定都是圆融婉转的,有时候也表现为斩钉截铁的果断。
所以,鲁迅是看透了生活,可以从心所欲,但又不肯随便敷衍的人。或者说他的敷衍背后有着理智的清醒。他在《立论》中讲,有一家生了个男孩,满月时抱出来给客人看——想得一点好兆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痛打。其实说要死的是真话,说富贵的是撒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真话的遭痛打。你愿意既不撒谎,也不遭打。那么,得怎么说呢?那就只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 ……阿唷!哈哈!”
鲁迅在《世故三味》中写道:
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世故”似乎也像“革命之不可不革,而亦不可太革”一样,不可不通,而亦不可太通的。
然而据我的经验,得到“深于世故”的恶谥者,却还是因为“不通世故”的缘故。
那么,鲁迅的世故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的世故呢?他的好友许寿裳说:“有人以为鲁迅长于世故,却又有人以为他不通世故,其实都不尽然,只是与时宜不合罢了。”他对好人是天真、是宽容,对不好的人则是严厉或者敷衍。但有时候也会智慧失灵,不知所措。例如有一场“义子风波”。鲁迅在厦门和广州教过的一个学生,突然带着情人跑到上海,要做他的“义子”,在他家里连吃带住几个月,还提出求学和找工作等种种要求,找了工作又嫌劳累,最后是拿了120块钱和十来件家什,不欢而去,弄得鲁迅哭笑不得。
正因为鲁迅是个丰富的人,多侧面的人,用大智慧统一了自己精神世界的各个侧面,所以,鲁迅才能够战斗得那么持久,那么坚韧。在佛家的思想体系中,“智慧”是很重要的,佛和菩萨都是大智慧者。儒家讲“五德”,仁义礼智信并重。现代知识分子,更加重视智慧的问题。鲁迅正因为拥有大智慧,所以才成其为大思想家,大文学家。
我们在今天的生活中,可能不需要像鲁迅那样频繁地战斗。但是,他那些生活的智慧是值得学习,甚至是学之不尽的。
鲁迅的智慧倘若能被我们后人领悟一半,那就像“闪闪的红星”一样,足够我们“长夜里驱黑暗、寒冬里迎春来”了。
但愿鲁迅的智慧能够给我们今天的人提供丰富的启示,以帮助我们应对今天这个更加复杂的世界。
击落暗器如雨:鲁迅的痛苦(1)
一、伟人的痛苦
鲁迅有战斗的一面,我们都知道了。
鲁迅也有智慧的一面,我们上次讲过了。这些都是通过他的作品、他的为人处世,不难看到的。但是一个人最不容易看到的,是他内心的痛苦。尤其是伟人的内心世界不易观察。可是越难观察,人们越要去探索,因为非常有意义。这不是明星隐私带给大众的娱乐,而是通过剖析杰出人物的内心,考察我们人类共通的一些精神奥秘,指导我们在人生的路上更好地前行。
鲁迅这样一个伟人,他是有巨大而深刻的痛苦的。珍珠是怎样形成的?是蚌壳里面有了痛苦,痛苦的结果是珍珠。杜甫和欧阳修都有诗歌穷而后工的思想,痛苦往往是思想和艺术的源泉。鲁迅的痛苦是跟我们二十世纪的中国命运紧密相连的。下面我们就考察一下鲁迅在个人生活和思想上的一些主要的痛苦。
二、鲁迅个人生活的痛苦
1, 家道中落。鲁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祖父周福清在北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