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乐,沉浸于其中,甚至三个月时间尝不出肉味,你看看,欣赏音乐竟然到了这种境界,这种音乐才是正经的音乐。
孔夫子他老人家赞美《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他老人家的学说应该在我们头脑中扎下深根,他老人家欣赏的音乐也才是我们读书人应该欣赏的音乐啊。
小禹锡对老师的告诫并没有反感,因为《论语》上就这么写的,写在书本上让塾师教给人们应该是对的。可是那些山野俚曲确实很有魅力啊,那么优美动听,孔圣人怎么不喜欢它呢?
小禹锡越来越糊涂了,他不知说什么好,一动也不动地愣在了老师的面前。
秋天,小禹锡随母亲去探视父亲,把盘桓在心头好几个月的疑问向父亲提出,父亲听罢哈哈大笑,说:“喔,我们的孩儿遇到难题了!”
来来来,坐在父亲这里。刘绪让小禹锡坐在膝前的小凳子上,耐心地解释道:你听到的那些,属于民间的文艺创作。你老师说的话有一定根据,儒家确实轻看这些鲜活的东西。儒家是讲究上下差别的学问。
孩子,你没有高官显贵、名门望族的家庭背景,唯有自己下苦功发奋读书。你需要的是,对“九流”、“百氏”各学派的思想和艺术,兼收并蓄,咀英撮华。你知识学得多了就会发现儒学其实也是局限的了。
刘绪告诉儿子,比如你觉得百姓的歌好听,那就尽管去听好了。非但可听,还可以记下来,让它更远地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听,更多的人唱。而且你写诗作文,也是为百姓写、为百姓作的。
刘绪告诉儿子,你的诗文,百姓不喜欢,就好比树木失却了土地、肥料和水分,最终会干枯而死。百姓喜欢了,它就好比种子,有了生根、长大的条件。
刘禹锡听了父亲这番话,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他感到父亲说的同书上说的太不一样了,但又十分敬佩父亲的胆识。
父亲的教诲深深地震撼了刘禹锡,使他在保持好学不倦精神的同时,勤于思考,使他在攀登诗歌艺术高峰的同时,贴近下层民众的生活和情怀。
江南地区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文化滋养了刘禹锡的学识,但江南毕竟不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作为一个中原衣冠之家的子弟,渐渐长大起来,他希望到长安去干一番事业。
与多数有成就的诗人一样,刘禹锡并不甘心当一个文士,得志行道的思想在他的心灵中生长。抱着施道展志的愿望,刘禹锡勤学苦读,十七岁便考中了举人。
他继续努力,精进不辍,准备参加进士考试。
贞元七年,地方官员选送举子,十九岁的刘禹锡离开江南赴首都长安应进士试。
刘禹锡传 六 游学京师
六 游学京师
贞元七年,刘禹锡北上应考。
由于母亲不服江淮一带的水土,想念洛阳老家,他便奉同母亲迤逦北行,秋风乍起的时节;到了洛阳。将母亲和仆女安置在洛阳都昌里旧宅中,刘禹锡只身赴京城长安,开始了交游和备考的日子。
一般士子,都提前一到两年进入京师,熟悉情况,攻读的同时,结识名流,以站稳脚跟,培植声誉,利于考试发挥和皇家录取。
长安,房舍屋宇鳞次栉比,殿堂楼阁星罗棋布,大街小巷纵横交错,红男绿女人山人海。店肆罗列,商业忙碌,有时兴的刺绣、绫罗、锦缎,有精美的陶瓷、铁物、铜器,有西域来的石榴、葡萄等水果,甚至还有夜明珠之类的稀奇珍宝,琳琅满目,多不胜收。
首善大都,使初来乍到的刘禹锡感到新奇和兴奋。但他要预备重要的进士大试,没有心思欣赏这飞光溢彩的浮华生活。倒是长安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的隆盛文化,荟萃人才使刘禹锡备受激励。
唐的进士试属于常试,每岁都会举行,没有特殊原因不会中断。正月开科场,二月放金榜。全国各地的举子们在前一年或前前一年的秋季都持着地方长官的奏表和信件,来到京师。
应当理解为,举子们预备参加朝廷的考试,也是被地方官选出来当做特殊贡品呈给皇上的,因此他们也被称作乡贡。
乡贡受到皇上接见,就算朝廷把贡品收下了。皇上接见、勉励之后,应试者们回到各自买定的驿馆,或独修功课,或结伴研讨,揣摩时事,立论设策。
“进士”一科,在所有的大试中尤为重要,许多名臣由此出身。进士试实际上是诗赋比赛,对文人的吸引力和及第的难度可想而知。长安都城,笙萧歌舞喧闹不止,轩车高乘络绎不绝,可刘禹锡跟多数前来应试的举子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