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道德一般为善,特殊为恶
道德不同于善,如果遵守道德,取得对自己有利的效果,则道德等同于善,这时言行应当囿于道德范畴内。如果遵守道德,取得对自己有害的效果,则道德等同于恶,这时言行应当挑战道德,处于道德范畴之外。道德信条会使成千上万意欲犯罪的人止于犯罪,此处道德为善。道德救人,救得了庸人与君子,救不了小人;因为庸人、君子遵守道德,小人不遵守道德。道德信条会使成千上万的人活活饿死,而又束手无策,此处道德为恶。道德杀人,杀得死庸人,杀不死君子与小人;因为庸人死守道德,有利有害道德一律死守。君子权变道德,君子只遵守对自己无害的道德,不遵守对自己有害的道德。小人不遵守道德,无德无束。
中庸道德
个人道德水平与社会一般道德水平相近即可,这种道德水平,称为中庸道德。中庸道德是社会最适道德水平,守持于中庸道德,在人类社会中受到的社会阻力最小,有利于事业成功。落后于中庸道德,称为缺德,会受到大多人蔑视,受到的社会阻力增大,不利于事业成功。先进于中庸道德,称为多德,秀木于林风必优先摧之、风必大力摧之,会受到邪恶之人的打击,会受到庸人的嘲笑,受到的社会阻力增大,不利于事业成功。
修养才能为主,修养道德为辅
人最重要事务是生存与发展,它的基础是才能,不是道德。有才能的人,愿意做好事,则就能做得成好事;愿意做坏事,则就能做得成坏事;做好事、还是做坏事,自己说了算,很主动。有德无才者,愿意做好事,但无能做成好事;愿意做坏事,但无能做成坏事;是好看但无用的废物,自己的谋生都成问题,还谈什么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社会大量招聘有才能的人,少量招聘有道德的人。才能有很多客观的标准:可以考察、检验,有理论检验,有实践检验,有学历证明、学位证明,……。道德很难拿出客观标准,一个普通人没有犯过法,没有乱过纪,他道德好还是坏?应当说道德好。这样的人太多了,不是因稀而贵,而是因多而贱了。道德修养到中庸道德附近就可以了,再高意义不大;才能修养越高越好,才能越高意义越重大。
自觉为好,不得已为坏
大道德信条尽量遵守,小道德信条不予顾忌。该怎么说就怎么说,该怎么干就怎么干。一个人如果在道德和法律束缚下,已经无法继续活下去,则首先应当抛弃道德,拓宽生存空间。如果还无法生存,则应当再抛弃法律,以拓广更大生存空间。如果仍然无法生存,则就认死吧!如果得以存活,其后生存条件得到转好,则应当重归于道德和法律束缚之下。
人有人道
修养德行的要领是学习,学习多了、日积月累,就达到光明开阔的地步,一天比一天好。学问是推动一切的根本,有了学问就容易判定是非,就容易知道善恶,就容易知道应该怎样为人处事。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合作,都通过人道进行,人道就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自律与他律
自律以道德为基础,就是道德与良心,在没有外界强力约束,没有外力惩罚的情况下,自己对自己的自觉约束;他律以法律为基础,就是法律与制度,在有外界强力约束,有外力惩罚的情况下,自己对自己的强制约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个人如果在品德上被大众否定,则与其无缘无故、没有利害关系的人,也可能成为其敌人,一有机会就会对其陷害打击。一个品德高尚被大众广为传颂的人,与其无缘无故、没有利害关系的人,也会成为其朋友,一有机会就会帮助提携之。
人格是财富
诚实、乐于助人的人,其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人们亲近之。人们乐意给其取得利益的机会、乐意帮助之,这就是善有善报的机理所在。无诚信、乐于损人的人,其坏名气越来越大,人们厌恶之。不但不会给其取得利益的机会,而且乐于对其搞破坏活动,使之成就利益困难,成就损失容易,这就是恶有恶报的机理所在。
不可让道德上的爱心,变为法律上的义务
在你对社会做慈善事业的时候,或者在你救助他人的时候,因为是一种事业,因为是一种行为,在进行过程中可能出现麻烦,可能出现无法预料的事情,处理不好会引起社会对你有意见,会引起被救助者对你有意见,成为花钱买抱怨之举,甚至陷入官司之中。社会不管你是否无私奉献,只要你许诺了,就成为了你的义务,就是套在你脖子上的枷锁。你做得好,是你应该做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