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为了解决队员间沟通不足,希丁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不许球员间再使用“大哥”这样的称呼,“运动场上的对话不许使用尊称!”他还要求:年轻的球员不论在战术训练还是在比赛中,都要经常和前辈开口说话。吃饭时,要前后辈穿插坐在一起,希丁克也和球员坐一个桌子,随意地交谈。按摩时也不要前辈先按,而是谁先到房间谁先按。安排宿舍时他故意把前后辈球员安排在一个房间,让他们相互了解。
如果比赛中,球员半句话不说,只是奔跑,他就会大为发火……
希丁克要求“呼叫踢法”的目的,是因为球员之间的相互协助,“说话总比腿更快,更灵活”。
同时,希丁克还强调团队成员每一个人要主动和自己双向沟通。他要求球员们该追问的就要追问到底:“不要只按主教练的意思去做,假如与你自己想法不符,该追问主教练的,照样要问!”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给球队带来发展。
只要一有空,希丁克就会大声喊:
“大声说话!喊出来!”“……要不停地怀疑和追问,为什么要做这种训练?……凭什么主教练的话就要无条件服从?……”
球赛时,主教练和球员无法交流,所以训练时,就要把你感受到的东西马上说出来讨论,这样才会进步!效果才会明显!……”
通过一系列的“沟通训练”,希丁克顺利把球员与球员之间,球员和教练组之间的自上而下的“垂直式沟通”“金字塔式沟通”,灵活转化为自下而上的“水平式沟通”“距阵式沟通”。
顺畅的双向沟通模式成为了习惯后,希丁克所强调的“享受比赛”和“用脑踢球”的环境,开始在韩国队中形成气候,训练场上气氛马上欢快起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企业的联想
用原来的方法,只能获得原来结果;
只有用全新的方法,才能获得全新的结果。
——摘自 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 陈安之著 《如何做个赚钱的总裁》
郭士纳:发现IBM的核心竞争理念
1993年4月1日,愚人节,郭士纳接手IBM。虽然对IT行业知之甚少,但郭士纳每天都和员工、客户泡在一起。结果他发现这个危机重重的公司到处弥漫着无视市场变化的企业文化。
客户服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IBM人却始终自满于“技术”优势;面对最新崛起的个人电脑,“鸵鸟”经理们死抱着巨大的商用电脑不放。结合IBM既定的三大企业文化理念,郭士纳提出:必须要改变过去“把发明当成一切”的想法!把原来公司理念中放在最后的“最完善的客户服务”改放在了第一位, 强调并以此作为核心竞争理念!
通过郭士纳的行动和强硬的言论力量,到2003年,IBM扭转了10年前的危险境况,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软件王国,软件系统产品年销售额高达130亿美元。
带领一支团队,别只看重那些看得见的常规要素,如:人员、系统、权限和职位等;很多看不到的要素:理念、文化、价值观等,才是决定行为的核心因素。
勇于改革旧的文化,引入新的文化并形成制度,拥有不断积极沟通;马上沟通的勇气,才是让业绩倍增的关键。
智慧的“空降司令”到一个新团队时
一定会怀抱:
“要改革!但不要革命!”
的心态去展开工作
“改革”是在尊重前文化的基础上
边做边调整边改进……
不伤元气
“革命”是不管他三七二十一
连根拔起一个旧世界……
玩不好就会“让‘树’在运途中死去。”
摘自《王阳感悟》
训练“11个人打1个人”的团队力量
21世纪,足球场上的胜利,是团队整体战斗力的胜利。再出色的球员,也无法独自对抗11名球员。依靠团队智慧与力量来赢得比赛,已经成为21世纪的足球大趋势。
如今,像马拉多纳一样的足球英雄会越来越少。即使声名显赫的明星球员,如果想靠个人力量、单枪匹马地出征赛场,肯定再也不能踢进一个球。
就连60年代最“个人英雄”的“球王”贝利也说过:“将比赛带向胜利的不是球星,而是那个团队。棒球虽然可以凭借一个投球手取胜,但足球绝不可能。再怎么有名的球员,能踢进一个球,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