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参拜之礼。
“禀千户大人,属下接到密报,有两个奸细来刺探军情,现已擒下。”他走近两步,附在千户长耳边谄媚地说,“属下怕走漏风声,故而连夜押来,以报大人栽培之恩。”
千户长老爷想不起何时栽培过这个下属,既然有人效忠,少不得褒奖几句。
“如此甚好!夫为官之道,在于时刻不忘请示禀报,哪怕抓到两个小贼,亦属尽忠报国。”
随即摸出几个元宝打赏,许诺为之提名请功。
打发走下属,千户长老爷命人将奸细塞进铁笼,用幔布遮盖,抬上骡车,一路颠簸驶往青旗大本营。
万户长老爷乃世袭贵族,府中藏有开国君主御赐的铁券丹书,不仅能赦罪免死,更可世代传承青旗官爵。祠堂里悬挂的祖训就是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历代旗主均以拈花惹草、寻欢作乐为己任,好在官大银子多,不愁没有美女骚货,当这种天生的嗜好传到他手中时,终于得到进一步光大——每逢夜幕降临,营中燃起烛光夜宴,几个骚货左一盅、右一盏,一口腥、一口荤,给他大灌迷汤,乱喂酥香,正在神魂颠倒之际,忽听卫兵传报军情,顿时头大如斗。
“何方奸细,竟敢败坏老爷酒兴,真乃不知死活!”
八戒沙僧躺在笼子里奄奄一息,除了翻翻白眼,只有几个脚趾头偶尔动动,忽然嗅到一股浓郁香气,神智渐渐清醒,等幔布一掀,立即瞪大双眼,只见一个大官面前摆着酒宴,几名妖冶女子贴身伺候,不时往外抛几个媚眼。
八戒使出吃奶的力气,拼命挣扎叫喊。
“大将军老爷,冤枉啊!”
千户长见八戒不肯认罪,生怕到手的功劳变成苦劳,便疾步上前,把铁笼子踢翻,再跺上两脚,恨不得把奸细踩扁。
“大将军天纵英明,一眼识破奸人把戏。和尚喊冤叫屈,实为藐视青旗,藐视青旗即藐视朝廷,罪大恶极,其心可诛!”
八戒慌了神,赶紧赌咒发誓,“老猪若有半点藐视,就不是人养的!”
沙僧则在笼子里哇哇怪叫,“青面不如青旗,獠牙不如爪牙!”
千户长依旧口口声声要把奸细五马分尸,油烹炮烙……
万户长老爷被他们吵得头昏脑胀,再也无心问案,一想到朝中有那么多干吃俸禄的衙门,顿时茅塞大开,责令千户长漏夜将奸细押赴刑部大堂,“务必挖出幕后主使,一举铲除!”
刑部的尚书老爷当年考中状元,手提巨笔,立志兴邦救民,无奈朝中既无阁老靠山,又粘不上皇亲国戚之光,只好埋头苦干,饱经沧桑,一步步攀援向上,跟在国王屁股后面,专拣中听的讲、好听的唱,日久天长,身心两样……今日乍一接到青旗营公函,正在纳闷疑惑,猛然听见堂下凄厉的叫喊。
“青天大老爷,和尚冤枉哪!”
尚书老爷定睛一看,脑中闪过一个奇怪念头——那不学无术的青旗草包,居然没把这两个穷和尚宰掉,反而递上一本狗屁呈文,给刑部增添麻烦。凭着多年为官的经验,他一眼就认定二人是被当作邀功请赏的替罪羊,却不得不假戏真唱。
“大胆奸细,竟敢藐视朝廷,还不从实招来!”
八戒连过四堂,所见官僚虽品级不同,嘴脸有异,讲话却如出一辙。眼看沉冤已定,昭雪无望,索性咬咬牙,佯装认罪伏法。
“罢了,罢了,只有死罪,没有饿罪。请大人松绑,给碗水喝,老猪统统招了!”
尚书老爷脾气还没发作,奸细就已屈服认罪。大喜之下,不仅命衙役松绑,更亲自递茶,以示慷慨大方。
“这才是大丈夫所为!古人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会儿多招几条就行了。”
八戒也不道谢,连讨三碗,咕嘟咕嘟喝光,随即默运玄功,就地陀螺旋转,越转越快,体形越长越高,直到头顶横梁,身躯庞然,手执九齿耙,横眉怒目,公然发飙。
“啊呸!告我奸细,说我藐视,且站稳脚跟,竖起耳朵,听猪祖宗一一招供——国王是个大浑蛋,养了一群下三滥;尚书坐堂昧天良,是非不分定冤案;万户千户皆草包,只闻奸细就跳脚;大小头目是祸害,欺压百姓专作怪。正是:
狼心狗肺鼠肚肠,祸国殃民害和尚,
老猪奋起九齿耙,教你君臣全完蛋。”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变,尚书老爷目瞪口呆,半晌才回过神来。
“猪佛爷暂息雷霆之怒,容下官一表心腹——青旗营贪赃枉法、残害忠良、屈打成招之劣迹,朝廷早有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