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老字号餐馆“蔡记”,这便是片中的福顺祥餐馆。店主夫妻极有夫妇相,胖胖的很和气,实际上算盘打得叮当响,剧组所需要的盒饭必须要定这一家的,而且必须给这家店的路牌号码不少于三个镜头的特写。
师兄带了一帮人跑去那家店画了草图、拍了照片,在摄影棚打了两个星期的地铺,完美地复制出那家店的餐厅与厨房,甚至连门框上油漆的斑驳与墙壁上的污渍都惟妙惟肖,厨房里油盐酱醋锅碗瓢盆齐备,炉子一打就有火,看得方靖啧啧赞叹。
忙完这个,师兄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去布置片中周策的家、以及周策父亲的病房。相比之下,化装组的工作轻松很多,这不是古装片,不需要粘假发穿铠甲,室内取景,光源就相对容易掌握,除了主角以外,加上配角和跑龙套的群众演员,每场戏平均也就一二十人,七个化装师甚至足有富余,把方靖匀出去帮忙干杂货。
方靖以前并不是没有接触过化装。学校里的话剧排演,因为人手不够,常常要一人身兼数职,他原来又是美术系的,画完背景板还要去画人脸。只是,接下这个工作他才发现,与话剧相比,给电影演员化装,不但更加繁琐,也更加细致。在舞台上,除了前面三五排,后面很难看清楚,所以必须依靠浓重的油彩突出演员的面部表情,而电影正好相反,要力求让演员的面容看起来自然而真实。电影的灯光就更难掌握,尤其是在自然光线下的场景,角色的脸冬天偏青,夏天偏橘,室内偏暖,室外偏冷。
最有趣的是饰物。方靖从来没想到,电影里的饰物居然要分三个部门各自管理。头上戴的,比如帽子、假发、发卡、头花、耳环,归化装组;身上佩的,比如手镯、项链、戒指、脚环,归服装组。有趣的是手表却归道具组管。手上拿的,也归道具组。腰带归服装组管,要是拍文革片,武装带却归道具组管。镶在衣服上的,比如军人的肩章归服装组;而同样是军人用的东西,奖章、勋章,就归道具负责。都是女人头上用的,发卡归化装组,钗环却归服装。
化装组的组长四十多岁,姓王,专门负责给主角化装的。这人浑身上下没二两肉,精瘦干柴,为人倒是不错。方靖跟着他打下手的时候,他经常拿看起来自相矛盾的美工分类逗他,看着方靖像金鱼一样瞪凸眼睛张大嘴巴,连连追问“为什么为什么”,以此消遣。上行下效,戏弄方靖居然在整个美工部门一时风行。
方靖很喜欢这份工作。他很清楚自己的优点:勤奋、有礼、好学,又不失年轻人的积极与外向,是很容易与人打成一片的性格。人总是和自己一起工作的人比较亲近,以前他虽然名义上是道具组的,但不过是个干杂货的小弟,而现在,他的这些优点全能派上了用场。他站在这些人的中间,能听到的、能学到的比原先更多,好像一个饥渴已久的人终于等来了一顿美餐。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剧组的盒饭真是很美味。那家餐馆的厨师手艺确实不错,饭菜搭配十分细心,又没有大锅菜的油腻。老板以剧组每人一杯免费奶茶换来了自己女儿在片中一个配角的位置,于是那杯奶茶里放的是真正的牛奶,而不是奶精。
在这一切好处之上,这部戏最让方靖喜欢的,则是导演。虽说他第一次见到赵登云的时候,这位导演正在大发雷霆,但是他却不是杨庆那样的片场暴君。这个人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无论是谁,只要是与电影有关,他都会专注地看着对方,不时微微点头,鼓励你说下去。可这并不代表他会容忍敷衍潦草的作风,只是他表达的方式十分温和。一个镜头无论再怎么NG,他只会淡淡地说:“我们再来一遍吧,大家辛苦一下。”
这句话,是对周策说的。
如果不是早知道此人的真面目,方靖八成要被他的敬业感动了。
那时正是炎夏,为了现场收声的清晰度,拍摄时不准开空调也不准开风扇。被用作厨房的摄影棚里足有三十七八度,每个人都在拼命喝水,演员却要面对着凶猛的炉火,一遍一遍去颠那个大勺。由于汗水很快就会流下来,化装师不得不时常上去给演员补妆。周策饰演的餐馆小老板,身后正在炒菜的配角,看起来实在没有烹饪经验,虽然开拍前被恶补了一通,放盐时手不小心一抖,半缸子盐就这么进去了。于是只好再来一遍。
周策始终没有怨言,但拍到第五遍,他两腮已经是红通通的了,要打粉底盖住,又不免显得人脸看起来僵硬苍白。现场只好先停下,不仅周策,所有的演员面前都站着工作人员,拿着电风扇或一块纸板拼命扇风,以求让演员的体温尽快降下来。
那时候方靖也站在旁边,手里抱着化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