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大家都是中国人(第3/5 页)
一仗还没等第二旅上去,城就被攻下了,第二旅连点残汤都没喝到,原本想在绥远打两仗收回点面子,结果还没到绥远,李际中就让侦察大队给解决了,然后第二旅再来了一个武装行军进驻绥远,以至于现在第二旅还多了一个外号“行军旅”。
第二旅从组建到现在少有的几个成绩,恐怕就是在河套地区的暴发鼠疫时,有效对河套地区实行了有效的隔离,为灭除鼠疫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第二就是在这两个月中消灭了几支规模不等的马匪部队,再就是训练了三个地方守备团。
可这些显然都无法与第一旅攻克张家口的战绩相比,现在在很多人看来第一旅之所以改编成第一师,实际上原因很简单,无非就是其一战成名,改编成西北民团第一个三团制步兵师到也顺理成章。
在这上面保定军官生系的无疑压倒了保安系,如果想找回面子,只能在战场上找回来,这也正是为什么马四会在司马话音一落的时候,就立即站起来表态说到,无非就是想夺得这个难得的战机,挽回保安系的面子。
“总团长,第一师这成天都窝在西北的训练场上训练,现在也是时候出去溜溜了,照我说,对老毛子,要么不打,要打,咱们就可狠的打,打的让他痛,单靠第二旅一个旅,就是控制蒙古都成问题,更何况还需要到唐努乌梁海收拾俄国人?第一师有三个团,无论是攻是守,第一师都足可以确保唐努乌梁海以及蒙古的安全。”
之前坐在那里正考虑着张镇国这时便站起来说到,对于军人来说什么军功最大,当然是复土拓疆之功,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张镇国怎么可能拱手让人,想通这一切,那有不争之理。
“目前,西北在蒙武装人员大约一千八百人,除去分布在各地商行之中的六百名保安员外,可以称之为武装部队的只有一千两百人的护路队,但是张库公路的建筑的意义重大,考虑到蒙匪的原因,这支护路队绝对不可以动用,甚至如果可能的话,随着积雪开始消融,蒙匪的活动必然会在未来两个月内开始慢慢的复苏,所以这支分布在二十处施工工地上的护路队,此时我们不仅动不得,我们甚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护路队的兵力,现在护路队的力量显然不可能维护1000公里长的张库公路工地上的施工安全!当然加强张库公路的安保,并不在此次议程之中,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西北在蒙古的力量之薄弱。如果现在出兵蒙古,以雪唐努乌梁海之耻,目前是我们最好的机会,当前俄国局势混乱,绝对没有多余的军队可供支援唐努乌梁海,因此我们最多只需要一个旅,但是就目前的国内局面,我们绝对不能调动民团的主力,如此一来对西北而言,是得不偿失。”
一直没有说话的王公亮在思考了数分钟之后站起来开口说到,王公亮已经想通了为什么司马会在这个时候提起唐努乌梁海之事,目的再简单不过,时机、借口和名声,除了反对分裂法案之外,西北还需要一个借口,而当前这个借口显然再合适不过,而如果收复蒙古,尤其是被俄国占据的唐努乌梁海,那么无疑可以让总团长得到一个收复边疆失地的好名声。
“总团长、总指挥,我以此时收复唐努乌梁海时机并不成熟。目前第一旅正在改编第一师,被作为机动部队驻守在西北。而第二旅则驻守绥远,第三旅在南口,而在热河仅驻有新组建的第四旅、第五旅,目前仍然是训练之中,西北看似拥有六万军队,如果再加上正在组建的地方守备团,我们的兵力虽高达十万之众,但是实际上,可供一战的部队,只有第一师、第二、三旅,至于第四、五旅的情况根本不比地方守备团强上多少,不过是几万名农民组建的新兵部队,至少在今年六月份之前,我不认为这几支部队可以形成战斗力!所以我并不赞同西北目前实行复蒙战役,不要忘记一点,我们的在唐努乌梁海作战对象是俄**队,现在唐努乌梁的俄军不足五百人,加上哥萨克也只有一千人左右,但是俄国人的铁路距离唐努乌梁海只有一夜的行程,而我们却差不多有2000公里!再则现在天气转暖,草原上的冰雪即将消融,西北民团的后勤运输严重依赖各种卡车,被冰水泡的和烂泥没什么区别的草原,显然并不适合西北民团的后勤运输车队的行驶。如果没有良好的后勤保障,对于装备着大量自动火力的西北部队而言,就是等于拿我们的士兵去送死,作为西北民团的后勤部主管,我不敢保证可以为在唐努乌梁海作战的部队提供足够的补给!”
尽管知道收复失地的意义之重大,但是作为西北民的后勤主管,汪庆辰还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现在实施复蒙作战计划。作为一个有着十多年经验的后勤军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