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自由军团(第3/5 页)
缴获的来的一千多支奥匈步枪和几十箱子弹交给了华工,所以现在这些华工才会背上枪。
在这个武器不足的时候,这些华工显然是用了贿赂的方式,否则司令部的将军们绝对不会如此的大方,把这些武器交给这些劳工,必竟即便是在前线,俄国士兵们也缺少武器,那怕就是弹药不足的奥匈步枪同样是宝贝货。
“阿索那托少校,不知道你那里有没有多余的子弹,俄国的、德国的、奥匈的都可以。”
注意到这个骑在马上的阿索那托少校,李光头笑逐颜开的弯着腰走过去对其说到,从这些俄**人手中买武器,是互助会的要求,前些时候互助会还托人送来了二十万小面额的卢布。
“你们这些贪恋的中国人,像犹太人一样!任何时候都不忘记做生意。”
从腰间的皮制文件包里摸出一个布包,里面有十几封从奥匈战俘身上搜到子弹,然后随手扔给眼前的这个中国人。
虽然阿方索托并不喜欢这种交易,但是现在在前线,很多军人都参于这种交易,必竟不论是对于军官还是士兵,这些中国人手中的卢布和他们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搞到烈酒一样的诱人,更何况有时候这些中国人,还能弄到那些黑心的军队承包商不愿意提供的,质量上乘的食品。
“呵呵,我们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不是,十二封一百八百发子弹,四封子弹一瓶,这是三瓶酒,阿方索托少校请你收好。”
看了一下布包里捆扎整齐的十二封子弹,李光头笑着开口说到,然后从背包里的拿出了三瓶烈酒来,恭敬的双手送了过去。
“李大哥,这最近这些天,这些老毛子处决的逃兵越来越多了,老毛子手可够黑的。”
抬着地上的死尸,梁子开口对默不作声的李大哥说到,然后把尸体扔进已经挖好的坑中,这只不过是一个合葬坑罢了。
“啊!老毛子就这样,别管他们了,你的枪练的怎么样了,前些时候老毛子又打了败仗,现在这逃兵越来越多了,不知道这世道什么时候就乱起来了,到时候,咱们可还得指望自己。”
背着枪的李光头,把地上的死尸扔进坑里之后,抬起头看着远去的哥萨克,开口对梁子说到,对于这些开小差当逃兵已经成了普遍现象的俄**队,李光头早就不存任何希望。
只花了一万卢布,就换取了司令部同意在前线的华工带枪,这种特权,过去李光头连想都没想过,但是这就是现实,现在俄国的现实。看着远去的哥萨克,李光头知道这恐怕是前线最后一支没有出现在逃兵的部队。
“不知道互助会派来的特别员让我们做好准备,到底是在准备什么。”
看着远去的哥萨克骑兵,李光头轻声自语到,现在互助会的特派员每天都在仓库之中教大家拼刺刀,射击之类的技,虽然李光头知道互助会做事肯定有他的道理,但是却弄不清楚互助会为什么会让大家这么做这些。
---------------------------------------------
1914年后,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尽管战场在欧洲,但是,中亚地区也不平静。1916年,随着战事的展开,沙皇政府发布命令,动员所有适龄男性(19~43岁)上前线服役。该动员令成为起义的导火索,积蓄已久的矛盾迅即发展为一场席卷中亚地区的大规模暴动。
1916年7月4日,撒马尔罕先爆发骚乱,拒绝执行沙皇政府的动员令,随即,中亚其他地区也相继爆发骚乱和暴动,整个中亚有700万当地土著参于了这场暴动。
这次起义并无统一领导,其间,中亚当地人与外来的俄罗斯族、乌克兰族移民之间发生了盲目、血腥的民族冲突和仇杀,各方死伤很多,而俄族移民损失最大,受害者多数是留守的老弱妇孺,因为青壮年男子都上前线了。但是,到沙皇政府开始镇压暴动后,吉尔吉斯人等原住民又成为主要受害者。
从1916年7月17日起,沙皇当局成立了讨伐队,将吉尔吉斯人以及当地其它土著民族赶入山中,如猎杀动物般地消灭了很多吉尔吉斯人。受当局挑唆,外来移民也开始残害本地居民——不论其是否参加过暴动。陷于恐怖的大批吉尔吉斯人逃往中国避难。
吉尔吉斯人可能是与中国人血缘非常相近的民族。史书记载,汉将李陵率五千人与匈奴作战,兵败投降,被匈奴单于封为坚昆部(坚昆人是吉尔吉斯人的祖先、或祖先之一)首领。显然,这支残余的军队就在当地扎根,娶妻生子,参与了吉尔吉斯民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