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交州战事(第1/2 页)
公元335年5月,正值初夏时节,微风轻拂着大地。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时刻,一个重要人物的离世却引发了一连串的动荡。
士燮,这位在当地颇具影响力的士族领袖因病逝世,比原历史中晚了整整11年。
但是,他的离去给交州地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消息传到东吴,孙权迅速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吴将吕岱向孙权进言,交趾之地道路崎岖险阻且路途遥远,管理起来多有不便。
所以,他建议将合浦郡及其以北的三个郡划分出来,单独设立广州,并派得力之人担任刺史一职,如此一来便可加强对该地区的掌控。
孙权深思熟虑之后,觉得此计甚妙,便欣然应允。
随后,孙权正式宣布分设广州,任命吕岱为广州刺史。
而交趾及其以南的两个郡则仍称为交州,由戴良出任交州刺史。
步骘则被改任为岭南都督,负责统辖交州和广州军政事宜。
这个决策本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地方,但却引来了士燮之子士徽的强烈不满。
士徽认为自己家族在交趾经营多年,根基深厚,如今父亲刚刚去世,孙权就做出这样的安排,分明是要削弱他们士家的势力。
于是,士徽公然违抗孙权的旨意,不仅拒绝前往九真郡就任太守一职,还拒不承认其兄长继承士燮的地位。
他甚至自封交趾太守,派遣自家的宗族军队驻守在海口一带,阻止戴良和陈时前来赴任。
孙权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出兵平叛。
他任命步骘为将军,吕岱、戴良为副将,统率交州各路兵马浩浩荡荡地开赴交趾。
一时间,交趾地区战云密布,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士徽的部下桓邻站了出来。
他深知反叛孙权乃是不智之举,可能会给整个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于是,桓邻力排众议,跪地叩头,苦苦规劝士徽放弃反抗,顺应朝廷旨意。
然而,此时的士徽已经被雍诏洗了脑,根本听不进去桓邻的劝告。
只见他大手一挥,怒吼道:“大胆桓邻,竟敢忤逆我的意思!来人啊,把他拖出去斩了!”
就这样,忠心耿耿的桓邻瞬间命丧黄泉。
桓邻的死并没有让局势平息下来,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波澜。
桓邻的兄长桓治,以及侄子桓发听闻噩耗后悲愤交加。
于是,他们决定率领自家的宗族军队攻打士徽,为桓邻报仇雪恨。
士徽见状,急忙紧闭城门,全力抵御桓治等人的进攻。
这场战斗异常激烈,双方互不相让,僵持不下。
桓治率军连续猛攻数月之久,却始终未能攻破城池。
无奈之下,士徽只得派人出城与桓治谈判,表示愿意与之和亲,以求双方罢兵休战。
经过一番艰难的交涉,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暂时停止了争斗。
然而,交趾地区的局势依然扑朔迷离,未来究竟如何发展,尚难预料……
自那之后,士徽集团内部就如同被撕裂一般,出现了一道难以弥合且无法调和的巨大裂缝。
这道裂缝宛如深不见底的沟壑,将原本紧密团结的士徽势力生生地分割成了两半。
12月,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局势发展的吕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
他当机立断,向步骘进言,力主趁此时机出兵攻打士徽,以彻底瓦解其势力。
不仅如此,吕岱还主动请缨,请求亲自率领一支精锐的兵马,渡海抵达合浦,与早已屯驻在此地的戴良所部会师,共同举兵征讨士徽。
当士徽听闻吕岱亲率大军气势汹汹地杀奔而来时,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整个人都慌了神,完全不知该如何应对眼前这突如其来的危机。
就在士徽如热锅上的蚂蚁般急得团团转之际,一个消息传来——原来,士徽的堂弟中郎将士匡竟然与吕岱有着旧日的交情。
得知此事后,吕岱心生一计,果断任命士匡为从事,并授意他先修书一封给士徽,详细阐述投降所能带来的种种好处。
紧接着,吕岱又派遣士匡亲自去面见士徽,苦口婆心地劝说道:“如今大势已去,若能坦诚认罪,虽说难免会失去郡守之位,但至少可以确保身家性命无虞,再无其他后顾之忧啊!”
而这个士徽呢,向来就是个毫无主见、耳根子极软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