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页)
《资治通鉴》中就记载了他退位后,与皇帝儿子的一番谈话,要求儿子“使朕得保养余齿,汝之孝也”。这也大概就是《红楼梦》中说当今皇帝“以孝治天下”、听命太上皇允准皇妃省亲的来历。
《红楼梦》中还有一处颇堪注意,书中交代作品“朝代年纪”“无考”,同时交代,不妨假借“汉唐”。作者为什么不假借宋明偏偏假借汉唐呢?原来,《长恨歌》诗中本是唐朝故事,却假借汉朝敷衍,第一句说的就是“汉皇重色思倾国”,唐朝皇帝在诗中成了汉皇。《红楼梦》受《长恨歌》影响,自然顺手“假借汉唐”了。细心的读者还会注意到《红楼梦》中两次出现“大明宫”的提法,清廷并没有什么“大明宫”,“大明宫”是唐朝皇宫最主要的宫殿。
4。在艺术手法上,三部作品也有着极为相似之处。《长恨歌》是叙事长诗,但它决不是简单地采用现实主义手法的叙事,而是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想象和渲染。《长生殿》前半部分采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后半部分采用的则是高超的浪漫主义手法。《红楼梦》呢?大概所有读者都承认,它既有“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的自传记实特点,又有虚无缥缈的浪漫渲染艺术风格,与《长恨歌》、《长生殿》的艺术特点是一脉相传的。
其一,三部作品都具有淡化情节、借叙事而抒情的特点。《长恨歌》流传久远,早已证明其艺术的卓绝。前半部分集中概括了李杨长期爱情活动,但其重点并不是具体的爱情活动,而在于这些事件体现的性质和倾向,其高潮在于杨贵妃惨死而李隆基作为帝王却无可奈何的心灵震撼。其后半部分叙述得似乎详尽淋漓了,其实不然,只是为人物抒情提供基础、契机,为作者的感情寻找喷发点。其结尾实际上是不结而结,“用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茫茫无绝期”,为读者留下多少感叹、想象的余地。
《红楼梦》的艺术特点与此基本相同。作者描写宝黛的爱情,主要着力点并不在于二人之间卿卿我我的场面,而是着力于诗化情景的展现。读《西厢》、听琴、葬花等内容,明显有诗化倾向,其核心不是叙述故事情节,而是展示人物的微妙情感和情感在生活中的流动、起伏、回旋。读者在这里获得的那些曲折而有震撼力的语言,可以理解为作者的话,也可以理解为作品主人公的话。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红楼梦》系统——甄士隐、贾雨村的故事(9)
《红楼梦》更是如此,它虽然是纪实性小说,但作者决不是简单地写人状物,而是创造出诗化的场面,用诗化的语言,描写诗化的思想。在黛玉葬花一节中,作者由叙事者的角度巧妙地转到人物的角度和立场,引导读者按照“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意识去理解领会,比描写一百件“风刀霜剑”的故事,更有震撼力!
其三,用复义语言,表现复杂的思想。最先发现这个问题的,是《红楼梦》的评点者戚蓼生,他敏锐地看出,《红楼梦》的艺术特点在“一声两歌,一手两牍”。其实《红楼梦》的这种特殊艺术手法,就直接来源于《长恨歌》。
古代高明诗人往往都十分重视运用汉语言的歧义现象,认为“以两解更入三昧”(李光地《榕村语录》),是诗人尽力追求的一种精妙境界。《长恨歌》的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就是运用复义手法的典范。“倾国”二字,在这里既可以理解为“倾国倾城”的美女,也可理解为不理朝政导致政权倾覆的昏君。
以上分析的目的,不是研究《长恨歌》对《长生殿》的影响,而是研究《长恨歌》和《长生殿》对《红楼梦》的影响。我们都知道,《长生殿》的作者是洪昇,而洪昇创作《长生殿》时,坦承自己是完全按照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创作的。那么,受《长恨歌》影响,洪昇先后创作出主旨相同的姊妹花作品《长生殿》和《红楼梦》,是令人可信的。
第三节 作者为什么痛骂贾雨村还要使用“假语村言”
《红楼梦》作者交代,创作此书用的是“假语村言”,书中又描写了一个形象可憎的贾雨村,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红学界无人能解这个谜语。其实,《红楼梦》中的这个贾雨村,是有真实原型的。他就是南明时代臭名昭著的阮大钺。阮大钺在天启朝原来属于“阉党”队伍中人,后来被崇祯皇帝撤了职。撤职的理由就是《红楼梦》中所说的为官“贪酷”并“暗结虎狼之属”;加入魏忠贤的“阉党”行列,在当时不正是“暗结虎狼之属”么!
阮大钺被撤职后,一直在南京优游。南明政权建立,他又投靠马士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