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记得我自己,有回看电视剧《鹿鼎记》,顺治上五台山出家。妈随口问我,五台山在哪儿?我无言以对,更害怕妈会接着问更多山在哪里。我还记得当时,自己恼羞成怒地回答:“山又不会跑,该在哪在哪。看电视,别讲话。”后来有一回,大堂姐带着她大学生儿子来看大奶奶(我妈)。大侄儿陪大奶奶看电视,妈又随口问问题,小家伙问哪答哪,还附送大奶奶没问到的细节。我当时心里那个崇拜,简直鳌拜了。于是每天捧着个史地看。只是年纪大了,边看边忘,总记不住。
上午四节课,语文、地理、数学、物理。虽然学渣,语文我曾一度学得很好。果然,一听之下,大部分心中都还记得。地理听老师讲比自己看书容易记。数学勉强能懂,物理可以不听。高二分班,我肯定是学文的。妈也不会问到什么关于物理、化学之类的问题。
物理就是勿理。我先默一遍今天才学的《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坐在院子里乘凉…”虽然不要求背全文,但我喜欢这篇。我不仅要背《荷塘月色》,且以后逢鲁迅必背,文言文必背,诗词…物理、化学课便这样用。
我还要努力学好洋文。要和后世许多白骨精一样,看原版英文小说、电影,说话不夹杂几个洋文词,都不能清楚表达心中的想法。到k歌城,专唱英文歌,这是多么牛叉而拉风的事。英语一定要拿下、占有。我要背单词、背课文,只要我爱的全特么推倒、背会。然后还要回到家中,跟妈妈说说上下五千年,八一八咱的大好河山。背上个几个G的储量,力争做一个史上最牛的文科度姐。
回到家,妈已做好饭。先跟妈妈来一个亲密的拥抱“亲爱的妈妈,辛苦了。”我要每天都跟妈妈亲密接触,奔放到要令妈妈有强烈被关注、被需要的感觉。我后世才知道,“有被”的感觉,特幸福、满足。
“洗洗手吃饭。”妈妈端来一盆水。先将食指和姆指在水里捏一捏,拈一根肉丝放在嘴里嚼着,接着再洗。
“今天上课怎么样,听得懂不?”
“还好。下午有堂英语课,估计会难一点。”我跟妈妈敬个礼,“报告首长,小兵左云一定会努力的。”
吃完饭我将碗洗了。只要在家,我尽可能地包揽家务。妈的身体不易劳累。
“妈,等会我将今天学的地理、历史谈给您听。”我边洗碗边说:“看看我今天有没有完全记住。”
将今天所学复叙了一遍,我发现这是一个好的记忆方法,印象更深了。
接下来的日子,便这样重复着。每天回来将史地重复一遍 便能牢牢记在脑中。语文是我最爱,背起来更快。政治和英语难背一点。要多看上几遍,才能记住。
数学弄不懂的题,我也将过程和结果记住。再大量做题,巩固每一个知识点。虽然我不打算离开小镇考大学。但在大堂姐的帮助下,我和妈后来离开了小镇,娶了T市。如果今世还是这样,为以后的成人高考我必须学好这些,这应该不算改变什么结果吧。
。
作者有话要说:
☆、第 4 章
四
一个月下来,我感觉数学可以进入班上六十名的前十五,英语二十,其余的大概可以进入前十。虽然我曾经是学渣,可架不住我日以继夜的努力,自考的估计也没有我刻苦。练字时顺带记政治,缝衣服时边背英语。吉他都积了一层灰。
花要栽,吊兰分分盆可以换点小钱。小菜园的菜要管理,家中吃的素菜全靠它。家务活要做,不能让妈妈一个人忙。好在做这些事时,都是可以顺带背书。我想:现在我算得上是好女儿,好学生的典范。
农村孩子会做家务的多,但肯定没有我这样勤快。认真读书的也有,但肯定不像我一样热爱。他们多半是奔着大学这个目标去的,出发点不纯粹,学起来应该没我快。学得快的想来也不若我聪明。貌似有点自恋了哈。说真的,我觉着我自回来后的表现,可以说是零缺点。
这个月来,我给人缝补,改衣服收的钱,差不多可以维持家中的日常开支,妈的退休金几乎没动。活多半是换拉链、接裤管,做平角短裤、白衬衫。我算不算是最早养家的孩子。很惭愧,后世我也是最老的啃老族。我现在完全对得起户口本上户主一栏的称呼。
今天摸底考试。我有点小兴奋,要给妈妈一个惊喜。
早上妈煮了鸡蛋,买了油条、豆浆。今天考试不吃稀饭。我吃了一根油条,两颗鸡蛋。刚好一百分,不是吗。妈说油条是不是有点绵,放在豆浆里泡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