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村落炊烟升平难,狗官欺压泪痕干(第1/2 页)
这个村落并不大,房屋大多是用泥土和石头搭建的,屋顶覆盖着稻草。街道上偶尔有狗吠声,但很快就被夜色吞噬。村民们的生活似乎并不富裕,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坚韧和尊严。
我们最终被一位好心的老人收留。他的家是一个简单的土屋,屋内陈设简陋,但干净整洁。老人的眼睛里充满了慈祥和智慧,他用回语和阿依拜尔交谈,询问我们的来意。而我怕暴露自己,在一旁不敢吱声。
在火光跳跃的炉边,阿依拜尔和老人聊了许久。老人的情绪时而凝重,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忧虑;时而愤怒,似乎对某些事情感到极度不满;又时而悲哀,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哀伤。我虽然听不懂,却忍不住想要去探寻背后隐藏的故事。
过了许久阿依拜尔和老人互道晚安。我问她,“你们聊了些什么?”
“老人说,他的两个女儿都在叛乱中被杀了。”
我狠狠的道,“这些可恶叛军,不会有好下场的。”
“是清军杀的。”阿依拜尔说道。
“什么?”我睁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阿依拜尔叹了口气,开始复述乌什的苦难。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一样敲打在我的心上。
“乌什的伯克贵族,他们就像是贪婪的豺狼,不断地压榨和剥削百姓。他们不顾百姓们的生死,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我默默地听着,心中对那些贵族的贪婪和残忍感到愤怒。我想象着那些被压迫的民众,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和无助。
“那他们为什么不报官?”我问道。
“清朝的官员,他们更是糊涂昏聩,为非作歹。”阿依拜尔说,“他们不仅不为百姓们做主,反而和那些贵族勾结,一起压迫百姓。”
我感到一阵无力,这种官商勾结的腐败现象,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民众的噩梦。
“而叛乱的导火索正是乾隆皇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乌什运送沙枣树苗进京。在进京路上鞭打、虐待民夫。”
“纱布勒,是乌什百姓眼中的英雄。老人提起他的时候眼中满是敬仰。他是押运枣树苗民夫的首领,因为向清朝官员求情,希望能善待民夫,反而遭到了鞭打。他的妻子和女儿也被乌什大臣素诚霸占凌辱,他怀恨在心,最终激起了民夫的叛乱。”
我感到一阵震撼,纱布勒的行为虽然残忍,但他的动机却是出于对家人的爱和对不公的反抗。
自穿越至此,我便一直跟随在明瑞将军帐下,从未涉足过地方官场,对那些事务可谓一无所知。我天真地认为所有清朝官员皆如明瑞一般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然而,当我听闻这些官员的所作所为后,才惊觉自己的想法是多么荒谬可笑。原来,这些官员竟是如此丧尽天良,肆意欺压百姓,将百姓视为鱼肉,任其宰割。他们的恶行令人发指,让我深感痛心疾首。
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我对战争的正义性产生了质疑,对那些被压迫的民众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在乌什村的泥土街道上,我站在老人的土屋前,深吸一口清晨的空气,准备开始新的一天。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一阵马蹄声,打破了村落的宁静。我抬头望去,只见一队清兵正缓缓向村落驰来,他们身着戎装,脸上带着傲慢和不屑。
清兵们在村落中心停下,他们中的一个军官模样的人下了马,傲慢地环视着四周。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轻蔑,仿佛这些村民不过是他眼中的蝼蚁。“你们这里的负责人是谁?”军官大声问道,他的声音在村落中回荡。村民们互相看了看,没有人回答。军官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他拔出腰间的鞭子,狠狠地抽打在一旁的村民。“我再问一遍,你们这里的负责人是谁?”军官的声音中带着威胁。就在这时,老人走了出来,他的眼神中没有恐惧,只有坚定。“我是这个村的村长,你有什么事情可以跟我说。”老人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军官上下打量了老人一番,然后冷笑一声:“好,那我就跟你说。明瑞大人有令,你们这个村必须加征五分之一的剿匪捐。”老人说,“我们村里现在男人死的死,逃的逃只剩下老弱病残,这个捐税太重了,我们实在承担不起。”军官冷冷地说道:“朝廷的剿匪捐你们不交,留着捐给叛军么?”紧接着大声喊道,“大人有令,拒缴剿匪捐的,一律按通匪论处。”村民们开始窃窃私语,他们的脸上带着愤怒和无助。我看着这一切,心中的怒火在燃烧。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无辜的村民受到欺压。
我走上前大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