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我没猜错的话,他一定另有杀手锏。”
“杀手锏!那会是什么?”高仙芝疑惑地问道。
“我怀疑高帅私自上书朝廷对小勃律用兵一事,已经被他知道了。”
高仙芝沉默了,这件事他知道会有后患,却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良久,他叹息一声,对李庆安道:“这件事我心里有数了,你退下吧!”
李庆安还想说什么,可他见高仙芝已经无心再听,只得摇摇头,退了下去,李庆安一走,高仙芝的眼中立刻闪过一丝焦虑,已经快半年了,朝廷那边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还有自己送给李相国的礼物,不知送到没有。
……
大明宫东上阁门,几名重臣步履匆匆,沿着长长的走廊向紫宸殿走去,走在最前面的便是大唐右相国李林甫,李林甫约六十余岁,从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罢相后,他便开始掌握大唐的相权,至今已近十年,李林甫身材高胖,双眼细长,一只硕大的鼻子占据了近一半的脸庞,脸上从来都挂着招牌似的笑容。
权力是一剂甜美的毒药,使品味到它滋味的人欲罢不能,李林甫掌相权已经十年了,他不但没有厌倦,反而比任何时候都更喜欢这种美味如龙肝凤髓般的权力,权力从来不可与人分享,十年来,他一次一次干掉了政敌,张九龄、牛仙客、李适之、韦坚,小心地揣摩着大唐天子李隆基微妙心态,使他的相位稳如磐石。
比如今天,皇上突然要在紫宸殿召见相国议政,对别人来说这是突然,但对李林甫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前几天,他得到了高仙芝加急送来的一张黑豹皮,黑豹皮虽然罕见,但李林甫却体会到了高仙芝愿意投靠自己的信号,他是安西大都护,可实际上他并不是很关心安西的事务,一方面固然是太遥远,而另一方面皇上已经安排监军前往,他也就不好多问什么了,高仙芝的投靠之意他想观望一下再说,
不过这件事却从另一方面提醒了李林甫,朝廷上下没有一人了解安西,如果连自己也不了解,一旦皇上问起来,那他这个安西大都护岂不是有点失职,无论如何,他是有权插手安西的事务。
半年前,高仙芝的两份奏折先后进京,要求发动小勃律战役,拔掉吐蕃在吐火罗的据点,这件事皇上考虑了整整半年,可就在昨天晚上,安西监军边令诚的一封密信到来,皇上便临时召开了这次会议,李林甫立刻就猜到了,不用说,一定是皇上下定决心了。
第二十六章 紫宸决策
“右相,皇上忽然召见是为什么事?”门下侍郎陈希烈跟在李林甫身后,小心翼翼问道。
陈希烈是李林甫看中的左相最佳人选,陈希烈的最佳不在于他能力有多强,这恰恰是最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陈希烈的跟随,跟随他李林甫的思路,跟随他李林甫的步伐,比如现在,他从进东上阁门开始,便紧紧跟随自己,李林甫就是喜欢他这种姿态。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皇上突然召见大家,估计是什么军国大事吧!”
“我明白了,我会支持相国。”
李林甫微微一笑,快步走进了紫宸殿。
紫宸殿是大明宫的第三大殿,是大明宫的内衙正殿,皇帝日常之间的一般议事,多在此殿,故也称天子便殿,此刻,大唐的几名相国从东上阁门的入口处鱼贯而入。
大唐的相国并不是一人,而是多人组成,获得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资格后,便可进政事堂议政,称为相国,其中中书令为右相,为相国之首,参加今天会议的相国是右相李林甫、兵部尚书萧嵩、礼部尚书席豫、工部尚书陆景融以及门下侍郎陈希烈,本来还有另一人户部尚书张筠,但他正好到河南巡查去了,不在京中。
众人在各自的位子上坐了下来,小声地议论着,等待皇上到来。
“皇上驾到!”侍卫一声高喝,众人立刻站了起来。
只见从正位旁边的侧门走进了一队队的宫娥、宦官,分列玉阶左右,片刻,大唐皇帝李隆基在几十名侍卫的簇拥下快步走了进来,他从开元登基,至今已经四十五年,经百年积累,大唐在李隆基的手上进入了开元盛世,大唐的强盛到达的顶峰,在志得意满的同时,李隆基也有些疲惫了,眼看人生余年不多,李隆基的心思也渐渐离开了枯燥繁琐的朝务,与他的贵妃一起,沉醉在梨园歌舞之中。
不过,此时的李隆基并非完全不理朝政,细琐之事皆凭相国和内侍自处,但军国大事必须由他拍板决定。
而且对于大唐高层的权力之争,他李隆基就从来没有糊涂过,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