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2/4 页)
却更加没有立场去干涉他做些什么事情。正因此,家中那种温馨的一家人氛围一天比一天稀薄,后来甚至发展到年夜饭都用公筷夹菜。
唐瑞安倒是比哥哥要开朗,但从小就不懂事,喜欢到处乱玩,香港那边特别高阶级的人唐爸爸从前也接触不到,唐瑞安从小的朋友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后来长大了慢慢条件变好,却难免留下了小时候的本性,不敢说和那群二世主一样奢侈乖张,但确实是安静不下来的,又不太有生意头脑,不爱学习公司的事情,假期也不肯实习,还乱交女朋友,着实让唐妈妈操了很多的心。
兄弟俩以前的感情也不能说好,很久不见之后的重逢大概也是有血缘联系的,他俩不太吵架,但比起其他家庭亲密的穿一条裤子的手足,差的就远了去了。唐爸爸想得远,就常常会担心,以后自己老了去了,兄弟俩再娶了不合心的老婆,会不会渐行渐远,甚至因为争夺财产反目成仇。
要不是因为如此,香港那么好的学习条件,唐爸爸绝不可能把唐瑞安给送到海川来,一开始的时候唐妈妈是很不放心的,担心唐开翰不接受弟弟,又担心唐瑞安照顾不好自己,太任性会惹哥哥生气,但直到现在她才真正的放下心来。
她仔细回想,其实每一年都能看到孩子身上非常明显的改变的,好比第一年在海川回家过年的时候,兄弟俩交流就比平常要多了许多,饭桌上的公筷平安夜的时候也撤下了,唐瑞安这小王八蛋竟然也勤快的帮忙切烧鹅。
第二年第三年,这种情况变得越加明显,以前的狐朋狗友们慢慢的电话也少了,回到香港出去找乐子的时间越来越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两个人的嘴里就老是挂着一个陌生的名称,或者是路哥,或者是文良。
她还想啊,这是何方的神圣,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居然比愚公移山还厉害,能把不听话的小孩儿给摔瓷实了?
她私心里是很感激路文良的,毕竟两个游走边缘的孩子确实是被他影响继而发生改变的,但现在看来,他们的关系却比自己想象中要更加亲密。
唐妈妈有点发愁,她好像吃醋了。
唐爸爸不太明白妻子隐秘柔软的女儿心,他看得更多,看得更远,唐开翰这种照顾完全不像是对弟弟的照顾。亲弟弟坐这儿呢!没有这待遇!;路文良是独一朵的奇葩!
这太奇怪了,唐开翰干嘛要对人那么好?在他看来,路文良再讨人喜欢也不到这地步,夹菜照顾这事儿,唐瑞安做,没什么,唐开翰来做,意义完全就上了个档次,大儿子的德行他还能不知道吗?不喜欢的人面对面连个屁也不要放的,路文良能被这样,明显是很受他的青眼了。
唐爸爸觉得稀奇,又挺高兴大儿子能在为人处事上有些改变,他的那些朋友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板一眼,路文良温柔又会照顾人,算是最特别的了。
这样想着,唐爸爸又难免对路文良高看一眼。不论是有心还是无意,能让他大儿子这种人都无意识的放在心里,这人肯定有他不太一样的地方。
毕竟有正事儿,大家各怀心事的吃过饭,唐爸爸擦干净嘴,站起身来,对唐开翰小声说:“你跟我到书房来一趟。”
唐爸爸每天日理万机不敢说,公务多的也是桌子放不下的,最近香港经济萧条,他才得以抽出时间回内地旅游,但他回来一趟,也绝不只是玩玩那么简单。汉楼的事物他交给唐开翰那么多年,一直很少过问,偶尔回来了,也是想要知道个大概的。
唐爸爸性格急躁,他要做什么事情,喜欢光明正大的来。他打江山在自己长大的湖北,耳濡目染了湖北人爽朗刚硬的脾气,轻易不愿意低头,也喜欢做主人,小时候和长辈学习了一些,后来生活跌宕,就在那儿发了家,几十年下来,打下了维稳的江山,却也没有那么不可一世,黑道中的事情说不清楚,肯定是没有外人看去那么光鲜亮丽的。
他也一心希望孩子不要深陷其中,唐开翰的脾气他了解的很,父母的直肠子一点没有遗传到,满脑子都是弯弯绕绕的小凹槽,有时候唐爸爸也是搞不清他在想什么的,但只一样,大儿子洗白汉楼的事情,在他看来做的十分好。
这口饭吃不了一辈子,内地不是香港台湾,民风要封建一些,政·府的铁腕也更利落,民不与官斗就体现在这里。涉黑也一样,总归是胆战心惊走着钢丝,在犄角旮旯里等着上头不注意的时候赏口饭吃的,和正经纳税的商人就是不一样,一场扫·黄·打·非就能把人多年的经营打的元气大伤。
如今汉楼有大部分的产业已经成功的脱离了那个名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