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3/4 页)
治大局观瞻上来说,我与您孙先生可是势不两立的呀。”徐邵文脸上不带任何表情,语气也刻意显得有些生硬。他的用意在提醒孙中山,自己可不想掺和到**党和北洋政权斗争。
孙中山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经过护法运动之后,孙文深刻的感觉到**大举,是非同小可的事情。如果没有坚定的拥护者,**根本是无稽之谈。”
徐邵文暗暗猜测,听这话,孙中山还真是要拉拢自己?这也太扯淡了吧。
“孙先生,邵文在3年前还是上海督军的时候,就听说孙先生在日本改革国民党。而改革国民党的契机,无非是二次**、讨袁**和护国战争的失败,让孙先生感觉到党内党外中央权力不够集中,很多手握大军的党员都不听从调遣、恣意而为,甚至还持军自傲。所以孙先生在**党入会的程序当中,必定要求入党者签订一份誓言,宣布无条件听从党总理的指挥。”徐邵文微微的笑了笑,然后忽然顺着孙中山的话题把一些陈年旧事说了出来。
孙中山、张静江、蒋介石还有另外一个**党人都面面相觑,每个人的脸色都各有不同。
“看来,徐将军对我们**党还是很关注嘛。”蒋介石试探性的问了道。他说出这句话,是想看看徐邵文到底是什么底细,并且当年在日本签字入党的规定,大多只有党内以及其他党外**人士才有所知道,这徐邵文是怎么这么清楚呢?
徐邵文没有理会蒋介石的问话,他一副正经的神色,看向孙中山,继续说道:“孙先生,想必经过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的护法运动之后,您更是看清楚了,即便党内人士统一了,可是做为一个必须依赖其他军阀才能存在的政权,是多么的不踏实了吧?”
孙中山脸色有些刷白起来了,不过毕竟是历经过众多场面的人物,很快就镇定了下来。他心中暗暗惊讶,这徐邵文果然要比张静江介绍中的更令人惊奇。自己正是要倾述的话,竟然一下子就被对方抢先拆穿了。
“徐将军好见识,你所说的完全没错,这些正是我们**党一直困扰不已的事情。现在国家动乱不安,国外列强虎视眈眈,民众不能聊生,民主得不到落实,这样下去,我们大中华还有什么模样可在?”孙中山正色的说了道。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徐将军前不久与四川熊将军一起,合力成立了全新的四川军政府,让四川恢复了安宁。熊将军与我的交情非浅,这些时日他还经常与我有电报、信文的往来,在很多信文中他都提到了徐将军是一经世之才,并且也是开明的北洋将领”
孙中山把话说到这里的时候,徐邵文就已经彻底明白了**党人的意思。看来这**党历经了二次**、讨袁**、护国和护法**之后,是感悟出了要寻找新的军事力量合作了。而他们眼中的这个新的军事力量,就是北洋少壮派。
不等孙中山把话说完,徐邵文打断了道:“孙先生,难道你还打算倚靠外来的力量来完成您的**大业吗?这几年来哪一次大**风波不是由您号召而起,但是却要依赖西南军阀来执行,可是到后来有哪一次**是成功了的?您想说什么我邵文已经很清楚了,那邵文我就坦白的来说,就算**党要拉拢我少壮派,我少壮派对于**党你们没有任何军事力量的政权来说,也不过只是相互利用。”
孙中山怔了怔,张静江和蒋介石以及另外的**党人都露出了惊讶之色。
这徐邵文把话说的也太直白了,不过这也到好,表示徐邵文的确是一个坦荡荡的人物。不会向西南各省的军阀那样,先是满口仁义的答应,最后无非是接着**的旗号来完成自己的私欲,这种人更是让他们感到可无可恨。
一时半会,孙中山、张静江和蒋介石等人都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张静江和蒋介石几次都想开口把这个尴尬化为圆场,可是话到嘴边的时候却又觉得没有任何力道,最终两个人都是哑口无言。
沉默了好一阵子之后,孙中山叹了一口气,说道:“徐将军果然是一个光明磊落之人,孙文甚是佩服。正如徐将军所言,如今**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西南五省的督军名义上怀着**的表象,实则都是在各有鬼胎,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中华振兴的历史重责无疑旁落了。”
他顿了顿,脸色带着几分伤感,缓缓的摇了摇头,接着说道:“徐将军你是深明大义之人,要不然也不会如此直白的挑明利害。只是想必徐将军你内心之中毅然怀有爱国之心,否则当初张先生劝说徐将军投身**的时候,徐将军也不会说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决心。在此之后,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