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3/4 页)
自己,目的就是希望取得自己对其称帝的支持。
因为一个抗击过日本人的爱国将领都赞成帝制,那么老百姓们自然而然也会觉得理所当然,就算不能争取到全中国的支持,也能争取到不小的一部分声援。
看来,袁世凯对局势看得还是很清楚了。
徐邵文不禁开始猜想,杨度这次温和的态度,也许并非是一定要让自己赞成称帝。现在他只要随便说一句中和的话,杨度也会立刻将这个意思带回北京,然后筹安会肯定会加以渲染,然后大肆宣传,把自己的话意曲解为赞成称帝。
如此一来,那么袁世凯可就是要把徐邵文推出去当挡箭牌了。
“老袁啊老袁,果然有一手。
”徐邵文想到这里,忍不住冷冷的笑了两声。
不过,换一个方面来想,徐邵文这个时候的态度,可是直接影响到他的115师和15师的合法性。只要他反对称帝,那么袁世凯必定会勃然大怒,别说山东陆军15师了,恐怕连115师都会被另行安排。
更何况12月下旬杨善德在上海的闹事京方面早就收到消息了可是至今都没有给出任何表态,可想而至袁世凯也还在考量杨善德和徐邵文究竟谁更重要。如果自己不识时务,最坏结果那就是杨善德还将会按照历史正常的轨迹,成为淞沪镇守使。
徐邵文缓缓的叹了一口气来自己还真的得在这风头浪尖上挨一刀了。但是他并不是很担心,因为袁世凯做梦都不会想到,在称帝之前部下们都是唯唯诺诺、三叩九拜出一副就算被打死都要支持帝制,一旦称帝走上了台面,那么局面就会顿时大变。
这场仅仅只有一百零八天的闹剧,最终在众叛亲离的结果中袁世凯送上绝路。那些之前表示支持称帝的北洋宿老们,反倒在之后成为了反
的中流柱。
徐邵文在心中已经有了打算,他立刻让警卫把郑志明到这里来。
郑志明虽然是镇守使署衙的武官总长,但是李振宁养伤期间,镇守使署衙将以督军署为办公中心,所以镇守使署衙的几个核心官员这段时间都是经常在督军署出没的。而陈森则因为江南制造局和江南船政局获得了新的注资几天正忙着引进设备的事。
过了一会儿,郑志明走进了会客厅到徐邵文面前,挺了一下身子敬的问道:“徐巡督,有什么吩咐吗?”
“上次去抄虞孟庆在华界的那个娱乐会所记得总经理办公室里有一尊玉雕是不是?就是很大一尊,还镀着金子的龙头玉雕。”徐邵文向郑志明问道。
郑志明点了点,那次他是一同前去等级查抄的财务的,所以意象很深刻。他问道:“是的,徐巡督上次交代这些东西都拿去拍卖,换成现金放到财政部。”
“不过拍卖会似乎还没举,那个玉雕现在在哪?”徐邵文问道。
“是的,因为快过春节,所以拍卖会打算延迟到春节之后。从虞孟庆产业查抄的东西,暂时都存放在军警营的库房里。”郑志明如实的回答了道。
“嗯,你马上把那个大玉雕拿出来,后用红布包一下。”徐邵文立刻说了道。
“是!”
——————————————————————————————
傍晚十分,徐邵文邀请度前往了租界马可波罗大酒店,在这里订了一张大桌子,什么山珍海味、西方菜肴,足足摆了三十多道菜。
徐文带上的陪同军官全部都是一些二十来岁、经验浅薄的年轻人,这些人对于练兵行军都还是勉勉强强,更别说这种饭局场合的应酬了。他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要给杨度制造一个假象,那就是自己的军官班底,全部都是一些少壮年轻人,论资历没资历,论经验没经验,根本不足为惧。
在酒席行的时候,杨度也很随便,没有聊任何公务的事情,拼命的与徐邵文把酒论盏,喝的一塌糊涂。而徐邵文年轻的部下们,表现的非常到位,一个一个的都像愣头青一样,赔笑起来牵强,喝酒起来勉强,有两个个文职的还没喝两倍就醉倒了,把他们长官的脸死毫不客气全部丢光了。
在酒席结束的时候,徐邵文故意装醉,凑到杨度耳边,和他谈了一些自己对君主论的看法。他说的都很隐晦,最多就是举了几个例子,说日本帝国和德国帝国为什么士兵那么强悍,都是因为有一种神权、君权的思想在支撑,让全国上下思想集中。
当然,这些话只是点到即止,没有多透露起来。
酒宴结束后,徐邵文命人准备送杨度回宾馆,不过就在上车的时候,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