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页)
,只知道人数可不少。种种迹象表明,李渊决不是像他口头上所说的那样在为朝廷招募军队。这令他们怀疑李渊有“非常之志”。两人叫来了负责为军队配给军械的行军司铠武士镬,问他,新军的军械物资是不是由他负责配给,配给了多少人的?武士镬回答:不是啊。那么你知道是谁?不知道。这么一来,两人对李渊就更加怀疑了,原来,李渊对新军居然还有另一条物资配给线,这样一来他就把消息给完全封锁起来了,做得可真够隐秘的!
“长孙顺德、刘弘基都是拒绝皇上应征的逃犯,犯下的是死罪,怎么能让这种人来领兵!”王威气愤地说道,他也想顺便征求一下武士镬对这事的意见,“我想把他们抓起来拷问,查查这中间到底藏着什么鬼,你觉得如何?”
“这两人都是李将军的客人,如果这样做了,一定会和李将军发生大的冲突,不是很妥吧?”武士镬提醒他们。
高王二人不再说下去了。
司兵田德平原来负责点校新兵数目,并登记入册,自从新兵安营到兴国寺后,招募者就把新兵报到处也改在兴国寺。从此,田德平再也不知道到底招募了多少兵力。事情这么蹊跷,不能不引起他的怀疑。他找到同僚武士镬商量,是否应该劝王威大人主持调查一下兴国寺募兵的情况,武士镬劝他道:“讨捕之兵,本来就属于李将军掌管的范围,王大人和高大人只是副手,哪管得了这事!你可别犯傻!”田德平知道得罪实权人物的危险性,随即放弃了这一想法。
上述两件事,都是由武士镬前来向李渊悄悄汇报的。武士镬平时对高王二人和李渊都套近乎,但遇到了大事,他还是要偏向实力最强劲的李渊的。“这事儿我平时都很少过问,由他们先干着,搞完了再让兵司和你那儿参进来,田德平太多心啦,王大人就有点……哼,想整我可没那么容易。”李渊作出愤愤不平的样子。“多亏你从中调和了一下。你帮的忙我是不会忘记的。现在大敌当前,本该一致对外,可有些人总是想和我过意不去,等我翦灭了刘武周后,有些事情我要好好向朝廷参他一本。”
武士镬又带着一团疑云走了。
晚上李渊和裴寂见面时,裴寂还对李渊说了一件有点奇怪的事:前一阵子滞留在晋阳的马邑郡丞李靖,近日不知到哪儿去了。
“他一再催我发兵去救马邑和雁门,”李渊沉思着说,“现在他倒先跑啦。”
“这人不像遇事退缩的人,可能是去投了哪个朋友或亲戚。”裴寂说道。
尽管一点儿消息都没有,但他们总觉得李靖失踪这事多多少少有点不对劲儿。
这些日子老天一直不下雨,庄稼地里干得冒烟,禾苗都快枯死了。自从周围几个郡都因饥荒发生了叛乱以来,官员们可真把民众的生计当成一回事儿在对待。在上午的议事会上,分工负责这摊事的郡丞王威提议,似应由郡守李渊率领主要官员,择一个良辰吉日,到晋祠祭奠上苍,祈求降雨。这是件好事,李渊答应了,时间粗略定在三四天后。会上王威、高君雅也没向李渊提到募兵之事,看来是知难而退了。李渊心想,相安无事就好。当然也得提防着他们背后搞些小动作。
到了中午,李渊忽然被儿子李世民叫出,领到郡府后面一个僻静的树林里。远远的,李渊就看到有个人躲在树干后面窥探着,仔细一看,却是晋阳乡长刘世龙。在这一瞬间,李渊的耳毛刷的竖起:要出事了!
刘世龙是晋阳有名的富人。他对郡守李渊颇为仰慕,曾通过晋阳宫副监裴寂的引见,拜访过李渊,李渊接待他时,表现得很热情。谈话中,刘世龙聊起他和高君雅大人也很熟,裴寂直接道出高君雅无能愚昧,仗着与皇上的关系不断地给李渊穿小鞋等等丑陋之事,刘世龙听了,表现得相当义愤,连称交错了朋友,知人知面不知心。“你没有交错朋友。”李渊对刘世龙说,他正需要找一位和高君雅、王威关系好的朋友,常到二人那里走动,帮忙探听一下二人都想了哪些害人的勾当,让李渊事先知道了,也好有个防备。刘世龙答应扮演这一角色。李渊非常高兴地承诺,日后若有富贵,绝不会忘了帮过大忙的朋友。从此,刘世龙经常主动出入高君雅、王威的家,探听到大大小小的事儿,都偷偷地前来告诉李渊。所以李渊对于自己的对手的动向一直很清楚。
现在刘世龙匆匆赶来,是要向李渊报告一个重大线索:昨日下午,高君雅和王威来到他的家中,让他带路去晋祠,说是郡守您和郡里的主要官员近日要去那里祈雨。但是到了晋祠,高王二人却草草了解一下祈雨仪式,然后花了大量的时间,绕着晋祠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