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这样的人在社会上能不得罪几个人嘛?”
程局长刚想说话,他的手机响了,他打开手机看了一眼屏幕的陌生号码,持疑地问:“你是哪位?”
对方说话的态度有点不卑不亢:“我是哪位您就别问了,我只想告诉你一件你急于想知道的事。”
“你想说什么?”
“我想向你投案自首。杨老怪的电话亭是我炸的……”
初于职业的磨练,程局长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稳坐不惊:“真是你炸了电话亭?你一定是想跟我说为什么要炸它吧?”
“你说对了。”程局长从对方的电话里听了那人狡滑地一笑,“实话跟你说,我恨杨老怪这小子!今年春天我本来想在那个地方开一个报刊亭,没想到这个杨老怪却抢到了我的前边,先批下来了,让我白白花掉了不少的钱。所以我一直恨他……”
程局长迟疑了一下,用激将法激了他一句:“看样子你也是个敢做敢为的人嘛!有胆量报上你的真实姓名嘛!”
“我叫报不平。嘿嘿嘿……”还没等程局长追问,对方就断了电话。
程局长仔细看了看了手机上的电话号码,转对两位书记:“二位书记,你们都听到了吧,爆炸报刊亭的歹徒自己找上门来了,却不敢说出真实姓名。”
孙英怀疑地:“既然不敢说出真实姓名,他还报案干什么?”
“我看他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赵婕冷冷地一笑,又正经地说,“我建议你们公安局认真调查这件事,看看这个报案的到底是什么人,如果真的是有人吓人封口,我们一定要追查到底!”
(1)近些天,嫩安县城的官场里流传一条小道消息。
1
近些天,嫩安县城的官场里流传一条小道消息:县委书记赵婕要调到市里去当副市长。消息虽然出自市委大院,可落到县城主要官员们的耳朵里却是一具惊雷。人们似乎感到:赵婕的提升,势必带来县委高层人物的调整。不知道这一顶权倾嫩安的官帽落谁家?县城的干部中有两种人高兴。一种认为,赵婕的升迁是他们的荣耀。这几年他们在赵婕身边劳苦奔波,劲总算没白费。赵婕的工作成就中就有他们的付出与汗水。可谓是一荣俱荣!另一种人高兴得内函相反。他们认为赵婕调走,他们可以把自己的人抬上去,另起一套马车,然后,再按着自己的打法,另念一套经。那个曾经在干部大会上哗众取宠的沙漠就属于后者。
沙漠是何许人也?十年前,他还是财政局下属单位的办事员,见人矮三分,岁数虽然不小了,但他眼睁睁地看着眼前的人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而自己却还甘守贫贱,很不服气。按着机关论资排辈这么个老惯例,他在这里熬到多大岁数才能有出头之日啊!他的高人之处就在于绝不一条道儿跑到黑,干脆下海经商。凭借他跟市委书记的儿子--卢伟的关系,在银行搞来了贷款,不久就成立了一个海天经留公司。这小子还真有一身的鬼机灵,里外里这么折腾几年,人家发了!说是千万富翁,可谁也没看他有那么多的钱,反正钱有得是。在嫩安县城凡是有头的脸儿的人还真没有几个不认得沙漠的,更何况他还时不时地以一个大慈善家的身份“慷慨解囊”。今天抗洪救灾,明天爱心救残,后天扶困义卖,他都捐款。就连幼儿园搞歌咏比赛他还捐点钱。其实,这些钱都是他从银行里拿出来的,只不过是从共产党的口袋里掏出来塞给八路军而已。
沙漠的办公室陈设豪华而现代。奇怪的是,这里却拴着一个还脱离原始状态的红脸猴子。
沙漠夹着个文件包步履徜徉地走进来,他看了一眼蹲在地上孤独四顾的猴子,从衣袋里掏出几颗红枣丢在地上,猴子抱拳拱手地朝他谢谢,然后低下身去拣吃丢在地上的甜枣。
这时,沙漠手下的得力人物,留着小平头的葛六子晃晃荡荡走进来,好奇地问道:“沙哥,听说你今天给县里捐了十万块钱,那个赵书记对你都不热情,有钱做什么不好,填那个穷坑干啥呀!那都是公家的事,谁感谢你呀!你这钱要是没处花,给我,我泡泡妞去!”
“你知道啥?鼠目寸光。我是在这块地儿上给自己立个碑,懂嘛!”
“立碑?!”
“常言说,商有商道,官有官道。有些人想升个一官半职的,就给主要领导塞红包,这些人真是愚蠢!他就没想想:象赵婕这号人她吃这一套嘛!给她送不如给公家送。这样留个好名声,将来得个一官半职的!”
“就怕赵婕她不买你的帐啊!”
“她不买帐,可有人买帐!我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