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第1/4 页)
粤军炮兵连校准方位后,进行了一个基数的轮射炮轰。
第一团林广利营、陈汉生营以及教导团一个营,在炮火的掩护之下,开始向桂军阵地发动冲锋。在接近阵地差不多一百米左右时,炮兵连停止炮轰,九门大炮向前推进一段距离,准备压制桂军阵地后方的兵线。
敌我双方一开始即投入三个营兵力作战,阵地和进攻路线上的枪声在炮火停止的一瞬间,如同暴雨一般疯狂的打响了。整个战场属于一览无余的旷野,从天空中俯视来看,密密麻麻的粤军像是无数溪流一般,向着黑漆漆的桂军阵地倾泻过去。枪口挂着火捎的重机枪喷射出带有火光的子弹,笔直的穿梭在战场之上,制造出一片又一片的硝烟、呐喊和鲜血。
交战进行到五分钟时,粤军兵线拉开的太长,攻势一下子被阻挡了下来。
冲在第一线的士兵伤亡十分惨重,不得不卧倒在地面上组织火力,等待后续部队跟上来之后再进行冲击。旷野上的冲锋作战是十分残酷的场面,没有任何掩护和躲避,活脱脱的成了隐藏在堑壕中的敌人的靶子。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粤军部队中的狙击手在这里发挥了不小作用,他们虽然也隐藏在冲锋的队列之中,可是一旦找到任何可以利用的地理,马上就能狙杀掉阵地上的火力点。
桂军士兵压根不知道什么叫“狙击手”,更没有这方面的对策手段。那些被频繁射杀的重机枪手和下级军官,在大家看来只能是运气不好,让敌人的流弹击中了。
粤军狙击手大部分都在一百五十米外的地方,或树荫下面,或凸地后方,又或者是一个弹坑之中。他们的武器是专业的狙击步枪,一百五十米的距离遂心应手。也有一部分大胆的狙击手冲得更近,隐藏在战友尸体旁边,专门狙杀前线指挥官。
第278章,商队
粤桂战争北线战场打响战斗的这一天,与此同时,从广州经韶关,再由贺州前往柳州的一支商队,历经了数天跋山涉水的旅途之后,总算抵达了柳州辖下的鹿寨县。不用多说,这支商队肩负了一项特殊任务,负责秘密的输送一批军用物资交付革命党,用以策应广西同盟会和革命军起义讨袁。
这支商队的商号名为“大盛魁”,活跃在两广湘川等地已有百余年历史,在这四省境内的各大县城里都设有分号。广州都督府商务部部长张直是“大盛魁”幕后股东之一,这次接到吴绍霆的特别命令,他义不容辞的启用了这支百年老字号商行。
对于“大盛魁”来说,这笔买卖根本不存在任何风险,两军交战与商人无关。商人从中牟利是在理所当然不过的事情。都督府付了一笔不菲的运费,要求承运军粮一千石,旧式步枪一千支,子弹五十万发,另外附带十万圆的现款,这样的规模还算不上很大。当年闹“长毛”时,他们还承担过规模更大的运输买卖。
商队一共十三辆牛车和十五辆马车,上上下下的随员超过一百人。因为是张直亲自出面要求,这个面子还是很大的,广州总行隐居多年的二当家王发安应了张直的人情,亲自操刀出山走这趟商。
一路走来,无论是县城还是乡镇,无论是荒山野岭还是河匪船帮,但凡听了王发安的名号,连过路费都不敢多要。不过王发安能有今天的声望,靠的还是他从来不违背江湖规矩和道义,因此该打点的路费一两也不少,彼此面子上都罩得住。
连夜赶了路,晨时过了七点,商队进了鹿寨县。
这个县城不大,横竖只有三条街道。不过从东北面进城的道路有一道土城墙,从外城去内城要经过土城墙。商队沿着清晨熙熙攘攘的街道走至土城墙,赫然发现城门口有一处岗哨,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岗哨守卫人数还不少,单在城外一边就有三十多人。这些守卫也不检查来来往往的平头百姓,不过看到“大盛魁”浩浩荡荡的车队过来时,却一个个都精神了起来。
商队领队的马头经验老道,一眼看出情况有些不对劲,回头低声吩咐手下留神一些。
岗哨迎上来了一个队长模样的小军头,上下打量了一番商队,摆出一副地痞模样吆喝了道:“你们掌柜的是谁,让他出来说话。”
马头翻身下了马,应付这种小喽啰还用不着叫二当家出面。他故作和颜悦色的走到小军头面前,笑呵呵的拱了拱手,问道:“这位军爷这么早就来当值,真是辛苦了。小人是商队领队,敢问有什么吩咐?”
军头眯着眼睛斜视了马头一眼,趾高气扬的说道:“上头有令,说这些天打广东那边会来一支商队,让我等在这里注意接应。守了这么多天也没见什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