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3/4 页)
星灭,光笼八表寒。来从云涨迥,路上碧霄宽。
熠耀游何处,蟾蛤食渐残。棹翻银浪急,林映白虹攒。
练彩连河晓,冰晖压树干。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
这诗意境迷幻,比喻手法也极为传神,若是蔡举即兴所作,那自然是一篇十分了得的作品。当然,即便不是蔡举即兴所作,而是事先想好的作品现在誊写下来,那也是有足够值得称赞的地方。
众人欣赏了蔡举的文笔二连连拍手称好,诗好字也好,不愧是杭州的才子。
这时,黄衙内也做出了一阕词: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修阙夜景,风传银箭。露暖金茎。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这是一《长相思》的词牌。严格的来说黄衙内的文笔要比蔡举更为华丽,而且意境表现的更加饱满一筹。
不过,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文士却忽然叹了一口气,拧着眉毛叹道:“这词好,字也好。但是浓妆艳抹的味道过重,反,;粗俗的地等现在可是在莫至府参加赏月会,避叫懒忧兴高调的盛会,怎么这一阕词描写的竟似风花雪月、胭脂妖媚的情况呢?太不雅,太不雅!唉!”
另外有几个文士上前看了这词。同样赞同这位老文士的话,纷纷摇头叹息。
蔡举听了这些评论,心中暗暗窃喜。他偷偷瞥了一眼黄衙内,不过却惊讶的现黄衙内竟然丝毫不在意这些人的评价,反而对露出对自己词作的沾沾自喜状态。他不由奇怪了起来:以姓黄这厮的性情,怎么可能有这么厉害的度量?这厮到底想什么呢?
其实蔡举没有现,黄衙内目光时不时的就向角落一张宴席上膘去。而他所关注的人正是先前答对自己对联的永和郡主。
这时,秦允明也用东坡体的书法。作好了自己的一阏词:
百技火衬干金臆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
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棚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姐娥此夜悔还无?
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这是一出自清朝诗人董舜民的词,词牌名暂不得知。不过这词有一种惟妙惟肖的俏皮手法将上元佳节烟花、灯会和赏月揉合在一起,虽然辞藻朴实无华,但此时信手拈来总是有几分独到之处。
不过秦允明在写完了这词之后,忽然觉得不甚好,不由叹了一口气,放下了手中的毛笔。他心中隐隐约约有了几分恻动。就好像惦记起一些重要但有莫名其妙的事情似的。忽然,他感受到在宴会现场百余人当中,有一束目光似乎在默默的关注着自己。
他抬头一看,却见坐在角落桌位那边的李清照正看着自己。
李清照见秦允明看了过来。心中不由惊慌了起来,赶紧低下了头去。她心跳的频率渐渐变快了起来,俏脸也滚烫不已。
秦允明暗自感叹了一声:真是一位绝妙的可人儿啊!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忽然想到了一更妙的词作,只是这个时候他觉得没有必要写出来了,索性开口吟诵了起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晏如雨。”
四周谈笑议论的声音渐渐消弱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落在了秦允明身上。
站在不远处的幕举好奇的问了道:“秦老弟,你这是”
秦允明回过头笑了笑,说道:“一时兴起,有几句诗词忍不住念了出来。就怕这灵光一现的诗词会稍纵即逝。”
蔡举恍然大悟,哈哈笑了笑,然后略略沉思了片刻,将秦允明先前念的句子重复了几遍。他说道:“秦老弟,这似乎是在描述烟花的景象呀。花千树,比喻的好呀!”
秦允明点了点头,说道:“正是昨夜烟花会时的感想。”
他说完,沉默了片刻,接着又念出了下一句:“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秦允明一边念道,一边缓缓向前走去。走至一旁空桌旁,瞧见了一杯满上的热酒,他立刻端了起来,也不问是何人的酒杯,仰头便一饮而尽。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
秦允明忽然停下了脚步,回身一指,念出了最后一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