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2/4 页)
后,一边慢悠悠的吃着早点,一边向用平和的语气讲道:“策论的写作每个人都各有不同,大郎你虽然在学习老夫的策论方式,但未必就表示老夫的策论方式对你适用一生。日后你写作的越多,就越容易掘自己的风格。”
他擦了擦胡须上的热粥沫子,又道:“这个道理儿该很容易理如家师东坡井生,或者老失的旧堕照口直,他们都曾习过多位前朝名家的字迹,后来写着写着就写独树一帜了。”
“原来如此,侄儿懂得了。”秦允明点了点头,这个道理他当然明白。
“不过,老夫有几分自私之处,既然大郎你学习了老夫的策论写法,那势必要秉承几个原则,不论日后文体上你是否有其他领悟但写作的原则却断然不能变。否则,老夫可绝不会认你这个学生。”秦观忽然语气严肃了几分。
秦允明听了秦观这番话,心中大为激动,这可是自己与秦观接触以来,秦观第一次提及到师生名份的问题。他一直很珍惜这个名份,若是真的得到了秦观的认可,那这咋。“秦少游学生”的身份可是相当有档次的。尽管可惜的是,秦观现在还处于遭贬时期,这个名份在官场来说没多大的帮助,可在文艺界那是绝对有分量的。
“堂伯的教导,侄儿一定铭记不忘,请堂伯明示。”他立刻连连的说了道,神态显得极为诚恳和严肃。
“策论并非寻常的文章,所以你一定要区别与寻常文章的写作目的。老夫让你遵守的第一个原则,那就是每一篇策论必须言之有物。你要将策论当作一张嘴,但道出的却是多数人的心声。”秦少游严正的说道。
“侄儿记得了。”秦允明自然明白这一点,策论就相当于议论文,不过议论的对象是时政。议论文的三要素即是论点、论据和论证,先论点排在第一位,如果议论文没有议论的主体,那就是一篇散文了。“除此之外,策论是为了反映时政的问题,而不是用来卖弄自己的文采,尤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要直切事实,不要过分的使用无谓的辞藻。老夫之所以在这一点上也要严格要求你,就是担心日后你会偏离自己,与那些迂腐陈词之辈混为一谈。”秦少游又说道。
秦允明能理解堂伯的意思,他再次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侄儿明白。这几日侄儿深读了堂伯您的书稿,早已经领悟了这一点。”
他不得不佩服秦少游策论的言简意舷,秦少游整整五十篇策论的书稿。自己只在仅仅数日就看完了,可见文章有多么精炼了。
秦少游微微点了点头,欣然道:“大郎短短数日就有这样的领悟,让老夫欣慰至极呀。日后这一点你要多用心一些。”
他顿了顿,缓缓的又说了道:“以上两点你必须谨记下来,也将成为你日后写作策论的规范准则。另外还有一些比较偏门的技巧,当然这些技巧可学可不学,但听听总会有好处的。”
秦允明说道:“堂伯您教导的技巧,侄儿自然会认真学习吸收。不管将来会不会改变,这都算是自己的经历。”
“嗯,很好,你有这样的想法足以表示你的确记住了老夫的教导。”秦观呵呵笑了笑,然后说道,“策论虽然是议论时政的文章,但只要是文章,那就必须考验写作者的文笔。虽然老夫不赞同无谓的华再辞藻,可是一篇文章的结构能反映写作者的文学水平,因此在精简的同时,你还要多注意挥自己的文采。”
秦允明微微皱了皱眉头,显然有些没听明白,不过他耐心的等着秦观接下来的解释。秦观又道:“这些时日你读过老夫的书稿,那五十篇策论的文笔十分明显,你可有注意到?”
秦允明点了点头,他读完了秦观秦观的策论文卓的文笔十分大气,大部分篇幅都是用“整句排比”的方式撰写。
“整句排比”的写作方式通常都是用来书写艺术类的散文杂记,比如邸道元的《水经注》就有十分明显的整句排比。秦观将严肃的策论文章当作艺术作品来撰写,所创作出来的文章不仅可读性强,不会读起来枯燥干瘪,也更容易让人记住文章的中心要点,可谓是既高雅又言之有物。
这下他明白了秦观要告诉自己的技巧是什么了。
秦观锋了锋呼吸,接着拿起了一块素饼咬了一口,一边嚼着一边说道:“老夫昔日拜在东坡先生门下,学习东坡先生的文风。而东坡先生又是承学先秦诸子百家的文风。因此老夫才对这样古朴的排比结构颇有心得。老夫之所以告诉你这些,就是让你清楚,但凡文章一定要精彩绝伦,决不能只重内在外不垂外表。”
“侄儿明白了。堂伯您的意思,其实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