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济南城(第1/2 页)
朱棣眉头紧皱,缓缓说道:“但是我们这一战虽然取胜,可毕竟是与朝廷正规军对抗,我们现在损失惨重,朱允炆却可以从各地调兵,调粮草,调辎重,我们不行啊,现在不行了。”
“不行能怎么办,那就回家抱孩子去,到那说那。”朱权深知历史,但是这种事情他也不敢乱操作,只能说等历史自然发展,要不然他怕他真的成了反贼。
“那行吧。”朱棣倒是不疑有他,毕竟他俩人算是造反头脑,失败了别人有没有事不知道,他们俩个是肯定跑不了。
朝廷方面,听闻此事后,建文帝大怒,命李景隆率大军再次出征。李景隆领命后,整顿兵马,气势汹汹地朝着朱棣、朱权的驻地进发。
朱棣和朱权得知消息后,也开始积极准备迎战。他们重新整编军队,训练新兵,同时加强防御工事。
“十七弟,李景隆此次前来,兵力远胜于我们,不可轻敌。” 朱棣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说道。
“李景隆啊,四哥你不妨联系他一下,李景隆和那些老将不同,没必要非得跟咱们作对。”朱权看着现在的朱棣根本没想着联系李景隆,心里咯噔一下,这是飘了,觉得自己兵多将广了。
朱棣听了朱权的话,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十七弟,李景隆此人反复无常,虽与那些老将有所不同,但他如今深受允炆重用,怎会轻易与我们联手?”
朱权上前一步,“四哥,如今形势危急,不试怎知不可?李景隆此前战败,在朝中已受诸多非议,若我们许他重利,或许能有转机。”
朱棣手抚城墙,望着远方的地平线,缓缓道:“也罢,就派人去试一试。” 于是,朱棣选派了一位能言善辩的心腹,带着密信去见李景隆。
而李景隆这边,整顿好兵马后,当朱棣的使者前来,将密信呈上,李景隆展开一看,心中不免动摇。信中朱棣许以高官厚禄,且分析了朝廷内部对李景隆的猜忌,指出若建文帝坐稳皇位,李景隆日后必无好下场。
李景隆其实心中也有顾虑,他和朱棣朱权的关系自不必说,就说武将一脉,其实对朱允炆就没有多大的喜欢,于是两伙人一拍即合
朱棣得到使者回报,得知李景隆有动摇之意,大喜过望,他立刻与朱权商议,准备进一步的计划。
朱权建议道:“四哥,我们可再派人与李景隆约定,待他大军到时,佯装攻城,我们也假意抵抗,而且也可以借此机会,联系耿炳文等老将,我觉得他们也会有点想法。” 朱棣点头称是,又选派了亲信之人与李景隆沟通细节。
李景隆这边,在营帐中反复思量。他深知自己若再次战败,建文帝定然不会轻饶。而朱棣的提议,虽有风险,但也不失为一条出路。况且武将们对朝廷重用文臣、削藩之举本就心怀不满,自己若能在这场风云中找到合适的位置,也算求得自保。
于是,李景隆暗中与朱棣的使者敲定了计划,同时还答应尝试联系耿炳文等老将,他深知,若能将更多武将拉拢过来,他们武将集团抱团,才有日后的好日子。
朱棣和朱权,一边继续加强防御工事,一边等待李景隆的消息,毕竟,能不打还是不打的好,数日后,李景隆传来消息,耿炳文等老将虽未明确表态,但也并未拒绝,似有观望之意。朱棣认为这是个好机会,他让朱权继续准备内应之事,自己则亲自写了几封言辞恳切的信,让使者带给耿炳文等人,信中陈述利弊,提及建文帝削藩对众武将的潜在威胁,以及朱棣对他们的敬重与期待。
与此同时,朱棣和朱权打算带着人马南下济南城,有李景隆这个内应在,后方出不了什么危险,但是也不能置李景隆到不忠不义的地步,两方商量,朱棣和朱权趁夜色继续南下,李景隆则率领大军前往北平,使得建文帝无兵可用。
朱棣和朱权趁着夜色掩护,悄然率军南下,一路上小心翼翼,避开朝廷的眼线,李景隆则按计划,率领大军大张旗鼓地朝着北平进发。建文帝听闻李景隆进军顺利,还以为此次定能剿灭朱棣,心中稍安,朝廷中的文臣们还在为胜利后的局势谋划,却不知大祸将至。
朱棣和朱权的军队很快接近济南城。济南城守将铁铉听闻朱棣大军来袭,急忙加强防御。但朱棣并不急于攻城,他先派人在城外四处散播消息,言说朝廷的不公,尤其是削藩之举对皇族和武将们带来的伤害,试图动摇城中守军的军心。
城中的守军们听闻这些消息,心中都泛起了嘀咕。他们本就对朝廷的一些举措有所不满,如今被朱棣这么一煽动,军心愈发不稳,在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