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部分(第3/4 页)
,黄一凡也就没觉得什么。反倒是思索了好一会儿,这才说道:“凡尘先生的道德经确实格局很高,要写出超出,若者不说超出,只说比肩道德经的作品当真太难。不过,虽然很有难度,我倒很想试试。”
说完,黄一凡继续补充说道:“最近我正在构思一部史类的作品,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下。”
一翻采访就此结束。
不少观众一边大骂着那位记者好没节操,竟然问出这样的问题之余,一边也在不时讨论黄教授所说的史类作品。
“史类作品?黄教授要写一部史类作品与道德经pk,这,这……这不是对手呀。”
“我也这么觉得。史虽然很有深度,也很有厚度。但史只是史,史作品写得再牛叉,最多也就是一部三国演义。当然,我承认三国演义堪称现象级的巨作。黄教授也是逆天级的存在,但三国演义写得再妙,也比不上大学之道,更比不上道德经。”
“对,对,三国演义只是小说,小说只是小说而已。看看人家道德经,随便一句话,恐怕就得爆掉三国演义。”
一众人士并不是不喜欢黄教授,但看了黄教授说出自己将写一部史类的作品与道德经pk之后,一众读者当真是不敢苟同。心下间却是认为,现在来看,黄教授在三人当中才应该排在最末。不管怎么说,黄教授虽然天纵其才,但写不出高逼格的哲学巨作,你其他作品写得再经典也毛用。
一时之间,关于黄一凡不如凡尘的声音又是此起彼伏。
对于这一些,黄一凡只能摇头苦笑。
什么黄一凡不如凡尘。
不知道他们若是知道凡尘与黄一凡都是自己,该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不知道他们若是知道秋水,凡尘,黄一凡都是一个人,又该是什么样的表情?
不过,现在这一些,他们都是不知道的。
但是,关于史作品不如哲学作品,黄一凡却是不同意的。
虽然这看上去说得有道理,但这个世界上就是有那些没有道理而存在的逆天作品。
这一部逆天作品,便叫做史记。
五帝本纪。
黄一凡在文档上快速写道。
没错。
这一部史类作品,便是被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
ps:谁说小白太监的,看jj,又长出来了。做为一个有jj的男人,小白是很有节操的。(未完待续。。)
第八百一二章:易经(大结局)
当然,事实上《史记》出现之初,他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轰动。
因为这个世界写史的人太多了,这个世界写史的巨作也太多了。黄一凡写的《史记》哪怕写得再经典,人们也不会认为他会超过古人。况且,在史学作品上面还有一位被称之为圣贤的“司马君”。他的史传,来被史学家称之为华夏史学之最。
此外,相对于史学作品,从逼格上来说,他明显不如哲学经典。凡尘的《道德经》已经将哲学上升到了一个人类的巅峰,超过此前华夏任何哲学巨作,甚至超过秋水先生写的《大学之道》,人们真的很难相信。一部写史的史记,他能够超过《道德经》。
只是,当人们真正读过《史记》之后,人们才算是知道,黄一凡为何敢于拿史记与道德经pk。
首先,史记从内容形势上便给出了一个巨大的创新。
此前的史学作品大都是以时间为主线,从古至今,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再到唐宋元明清。这种以时间的方式虽然记载的较为清晰,但从古至今有无数史,读者读起来非常繁琐,不利于史的普及。就拿唐史来说,就有几百来页。这种史学作品除了史学研究人士研究之外,很难让普通大众接受。
当然,这种方式在此之前人们也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因为几乎是所有的史类作品都是按这样的方式进行的,包括司马君写的史传。但《史记》却以人物为纲,以时间为辅,事件再次之,重点突出人物。这种形式一经写出,无数读者便觉眼前一亮,读来映像无比深刻,极为有利于史的普及。
此外,更为令人映像深刻的,还要数史记当中记载的一些特殊人物。
如刺客例传中的四大刺客,游侠例传中的游侠。
一般来说,史学作品所记载要么是大事件,要么是一些大人物做了某些大事件。像什么刺客,什么游侠之类的,根本不可能去记载。因为这一些刺客的影响力实在是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