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是蘑菇,这是城里的说法,村里人昨天就全知道了,你耳朵长哪里去了,这么大的事情都不知道?”王金花拧着赵小午的耳朵边教训,边讲理。
“妈,好痛。。。我知道了。。。别拧了;哥救我。”赵小午觉得母亲王金花的力气比以前大多了,自己以后不能趁着她高兴就问一些白痴问题了;心情不好时,问了会挨骂,挨打;心情好了还是这种待遇,她都不知道什么时候问最好,以后她决定少问,最好等哥回来,直接问哥哥。
“妈,别跟小午一般见识,你又不是不知道她。”赵建国对小午的智商都无可奈何了,连三岁孩子都知道的问题,她偏偏喜欢问,不时就提几个白痴问题,特别是,母鸡每次下几个蛋都敢问出来。
如果赵小午知道哥哥赵建国的想法,一定会壮着胆子反抗,奶奶每次都喜欢在下蛋的母鸡旁边放一只鸡蛋,家里两只母鸡,每次都能拿出三只蛋,她能不问出那种简单的问题,那种问题只是简单了一点,不是白痴问题好不好。
赵小午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每次问母亲问题都会被教训,她也想问其他人,可奶奶耳朵不好,每次问了,答案都各种各样,问父亲,父亲就让她问母亲,哥哥一般在学校住,很少回家,小妹自己知道都不会回答自己,自己每次只能问母亲,已经习惯了一有问题就问母亲。
“现在知道了,就好好记住,知道吗?没事多看点书,长点见识。”赵满财作为一家之主,总是最后一个发话,家里都听他的,其次,是赵建国的。
段荷花回到家越想越不对劲,王金花就是一张大嘴巴,喜欢占点小便宜,她知道了就等于村里都知道了,明天肯定会有很多人去县里卖蘑菇。一想到,村里人都去跟自己家抢生意,她的心都在流血。
李三丫看见自己背篓里的蘑菇,不觉得一笑,这可是她的第一桶金。
“三丫姐,你这么早就过来了。”赵小妹看见李三丫连忙打招呼,听自己母亲说,卖蘑菇的方法是三丫姐想出来的,三丫姐太聪明了 ,比赵小午好太多了。
李三丫看着赵小午,赵小妹,脸上的笑更灿烂了,诚恳的说道:“我们一起吧,有伴。”
李三丫对赵家姐妹这么好也是有原因的,赵小午前世贤惠,在丈夫死后,一直照顾公婆,负担小姑子和小叔子的学费,把自己的3个孩子,培养成才,没有改嫁,是贤妻的模范,在村里就没人不夸的。
赵小妹不是赵家的亲生孩子,当年护士抱错了,是京都首富孙家的孙女。
她重生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和她们两个打好关系,为了自己的未来,她觉得有必要和这两个人交好。
赵小妹一直在观察李三丫,越看越觉得她有大智慧。
“三丫姐,你太厉害了,我都想不出这么好的主意。”赵小妹一路上都在跟李三丫聊,越发觉得李三丫厉害,有远见。
“三丫姐,你是怎么想到把‘菌子’改叫‘蘑菇’的?”赵小妹崇拜的看着李三丫。
“我去城里的大市场看过,那里只有从外地运来的人种菇,根本没有野生的卖。”李三丫自信的说到自己在城里打探的。
“人种的哪里有野生的好吃。”李三丫也不明白以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吃从山上采的蘑菇,木耳,野山椹。。。。。但不妨碍她把后世的人的追求说出来。
“三丫姐,你好聪明,我决定以后跟你混了。”赵小妹拍着胸说到,那画面有点滑稽。
赵小妹和李三丫说说笑笑的走了一路,有说不完的话。
赵小午在她们后面跟着,边采蘑菇,边听她们说话,她觉得李三丫说得都很有道理,即使自己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李三丫背篓装满后,没有直接回去,而是一直帮赵小妹采,赵小妹对李三丫的更喜欢了。
虽然和李三丫在同一个村,但是李三丫的成绩很差,就没跟她说过什么话。赵小妹只跟成绩好的,家里有钱的人交朋友。
跟李三丫谈话了解后,赵小妹觉得李三丫的成绩之所以不好,完全是家里太多的家务要做了,她是家里的老三,上面是两个哥哥,父母都重男轻女,家里的家务都落在她身上了,每天都要做那么多事,哪有时间学习,对李三丫不免有点同情。
李三丫看出赵小妹眼中的同情,不由的握紧她的手,“不要担心我,我没事,不需要同情,我不想当一个弱者。”
“嗯,我知道了。”赵小妹看着李三丫,心中抱大腿的想法更坚定了。
赵小妹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会觉得李三丫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