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4/4 页)
“回皇祖父话,他们有什么觉得不公平的?他们自己没提出,没想到,能怪谁?有这么一个坊表现一下就成了,没必要让整个长安城都来歌功颂德。那是自找麻烦。”
李亨感觉,自己的这孙儿真的很不同了。怎么能想得这么透彻?又能做得这么利落呢?
苗子不错。
“那吾批示,着长安令落实。”
“皇祖父,孙儿还有一个提议。”
“你说。”
“孙儿认为,百姓日子虽然好转,却仍然艰难,若让每家出钱购物作为彩头,他们也会心痛。不如,拨些钱给他们。”
“现在国库艰难,拨钱给一个坊过新年,让朕如何面对其他坊?”
李迥一听李亨自称“朕”,就知道祖父有点不高兴了,赶紧跪了下来:
“皇祖父息怒。百姓需要的彩头并不是贵重之物,可以购买些米、蔬菜、面粉等生活必需品做为彩头即可。花不了几个钱的。”
李亨心下略一计较:嗯,果然实惠。
“七郎,你怎么又跪下了?快起来吧。这样,这事你就亲自去办。让长安令拟定计划,报个额度,只要合理,皇祖父就批了。”
李迥跳了起来:“皇祖父,这就是说,孙儿也有了差事?”
李亨哈哈大笑:
“是啊。七郎长大了,得用了。祖父很想看看七郎到底能不能办好这差事。”
李迥本想满口应承,却想起平日里听到的训诫,凡事要留有余地,便谦逊地说:“孙儿当尽力而为,不让皇祖父失望。”
“好好,祖父拭目以待哦。”
李亨一边说着,一边执了朱笔,做了批示:
着延庆郡王与长安令协同办理。
第49章 全身而退
李迥携了御笔批示的折子,一刻也等不了,带了松子及四名护卫,赶往长安令府衙。
不想,却是主簿郑长接了他进去,原来长安令出了门,没说几时归来。
李迥等了片刻,坐不住了,将折子依旧藏在身边,出门撵了护卫回府,与松子坐了马车向崇贤坊去了。既然见不到长安令,先跟串儿聊聊,说不定能得到更加完善的计划。
到了崇贤坊北门,李迥嘱咐松子前去找了串儿过来。
不一会儿,松子回报,却说串儿没在家,去了坊正那里。听说是长安令前来问询活动的具体事宜。当日到衙署去的诸人都被唤了去。
李迥跳脚:自己好不容易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