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页)
喝酒。他家后院有个大池塘,夏天的时候,满池荷叶临风摇曳,伞盖似的绿得可爱。李宗闵别出心裁地将酒席设在池塘边,大家伙儿嗅着荷香,边赏芙蕖边品美酒。酒杯是不用的,顺手牵片荷叶摘下来,将酒倒在里面,仔细地包好,再用针在荷叶的蒂上刺些洞,然后就着纯天然的吸管享用美酒。美酒在荷叶里泡一泡,越发地浓香馥郁。跟这种喝法比较起来,“玉碗盛来琥珀光”简直就沦落到穷得只剩下钱的煤老板的水平了。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也喜欢搞点小资情调,不过她没啥文化,发明不了李宗闵式的绿色环保酒器。她只知道鹿是仙物,金贵,于是弄了一截鹿肠子挂在屋梁上,命人在里面灌满酒,再将口子扎紧。来了客人,解开鹿肠就能喝,号曰“洞天圣酒”,煞是能彰显自己有权人家二奶的身份。还有一些人玩的花样更有趣。有一个叫殷文亮的洛阳人,心灵手巧,是个业余发明家。他自己动手制作了一男一女两个小木人,给他们穿上漂亮衣服,喝酒的时候便让他们来伺候。男木人专管斟酒,一举一动与真人没啥两样。女木人负责侑酒,吹拉弹唱着给客人助兴。如果给客人倒的酒没有喝完,男木人便杵在他面前举着酒壶不放手;如果客人喝得太慢,女木人就唱着小曲儿催他赶紧喝。咱们活在二十一世纪,却没见过机器人长啥样,可是唐人早已在家里用起来了。您想想,有高科技劝酒系统伺候着,这酒当然喝得妙趣横生了。
俗话说“无酒不欢”,饭局上要是不整点小酒,气氛总是活跃不起来。特别是诗人们,要是不给酒喝就让他写一首好诗出来,那还不如直接杀了他。“诗酒###”嘛,少了哪一样都“###”不起来的。所以唐人看酒席的规格高不高,并不是看席上来了多少省部级干部,而是看主人有没有本事把当世最有名的诗人请来。皇帝的酒席当然是最有面子的,唐太宗喜欢写诗,所以最有名的诗人都成了他的座上客,比如虞世南、李百药。武后也喜欢搞这一套,她有一次在龙门搞了一个诗歌研讨会,诗人们边喝酒边写诗,谁的诗最快写好,赏赐锦袍一领。左史东方虬憋足了一口气,首先交卷,得了锦袍,高高兴兴地穿在身上。过了一会儿宋之问先生也交卷了,武后一看,宋先生速度虽然比东方先生慢了一点儿,可质量却高了不少。武后一高兴,马上命人将锦袍从东方虬身上剥下来,转送给宋之问。可怜的东方虬,锦袍在身上还没捂热乎呢,落了个狗咬尿泡空欢喜。武后自己偶尔也写诗,一句“看朱成碧”还确实有些功底。不过她的诗酒席却更倚重女学士上官婉儿做裁判。另一次宫中诗会,大臣们交上卷去,静静地听上官婉儿评决。婉儿站在楼上,将她看不上眼的诗从楼上扔下来,纷纷洒洒地扔了一地,最后只剩下宋之问与沈佺期两人的了。再过了一会儿,沈佺期的诗也被扔下来了。婉儿说:“两位学士的诗很难见出高下,不过,宋学士的诗结句是‘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余音袅袅,仍有回味。沈学士最后写道:‘微臣凋朽质,羞睹豫章材。’文气到此已尽。所以比较起来,还是宋学士略高一筹。”您看,毕竟还是皇帝的酒局有面子吧?不但客人牛气,连酒司令的水平都高得令人咋舌。
附录(4)
高官家的酒局也不赖。中唐时期的宰相刘晏出守淮南,送行席上诗人钱起擅场,弄得刘晏罢相了还高兴得要命,就跟升了官似的。驸马郭暧家酒局,李端擅场,还为自己赢回了一个叫琴儿的歌女作为额外奖品。据说大历年间,大人物到外地去做官,要是饯别席上没有请到钱起、李端或者郎士元这几位诗人,他走在路上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为啥?没面子呀。平常人没权没势,请客时没有著名诗人愿意来,怎么办呢?那就只能靠鬼点子出奇制胜了。诗仙李太白是个大酒鬼,只要听说哪有酒喝,铁定跑得比兔子还快。泾川豪士汪伦就抓住了诗仙这个弱点,写信给他,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正是又好游又好酒,读了信,馋虫立马爬到嘴边来了:泾川有一万家酒店吔,还不赶紧去喝个痛快?赶到后,汪伦从容解释道:“十里桃花,只是说有一个潭叫桃花潭,并没有一株桃树;万家酒店,只是酒店老板姓万而已,咱们小地方,开一万家酒店,哪有客人来呀?”李白是个潇洒人,上了当也不以为忤,而是高兴地跟老汪一起连喝了好些天,临走时还赠诗给他:“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达官贵人能请到大诗人来为自己的酒席助兴,落第的士子就只有找小姐陪着喝闷酒的份儿了。晚唐罗隐不得志,久试不第,心情郁闷,看谁都不顺眼,即使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