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西周时的鲁国(第1/2 页)
公元前1043年,跟随武庚和三监叛乱的奄国,被平叛的周公旦所灭。周武王姬发,随即把奄国故地封给周公旦,称为鲁公。所以姬旦有两个身份,周公和鲁公。鲁国国都,是少昊之墟曲阜。
鲁国的开国之君,应该是周公旦。不过西周初建,纲纪全无,百废待兴。要捋顺朝政,管理文武大臣,协调与各诸侯国的关系,姬发势单力孤。周公旦不能前往鲁国赴任,只好留在镐京辅政。
鲁国的治理,只能依靠周公旦长子伯禽。所以有时把伯禽说成鲁国第一任国君,也没什么错。和其他诸侯国相比,鲁国是个特殊的存在。因为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而周公旦创立了周礼。
周王朝各种礼仪、礼节,离不开鲁国。姬发灭商、建立周朝期间,姬发、周公旦和姜子牙,是奠定周王朝立国的三巨头。相互之间的关系,肯定也非常好。姜子牙是姬发的岳父,自不必说。
伯禽和齐国第二任国君姜汲,因为父辈的交情,关系肯定也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代往下传,关系一定会越来越疏远。不但关系会疏远,甚至开始明争暗斗,发生冲突或交战。
在那个时代,稍有实力的诸侯国,总愿意兼并一些邻国的土地和资源,从而壮大自己。至于被侵犯的国家什么感受,军民是不是有伤亡;甚至自己国家的将士、百姓会不会有伤亡,不在这个国君的考虑之内。这样的思维,延续了整个春秋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各诸侯国的国君、大臣和将领,不是在打仗的路上,就是在准备打仗。不是在主动打仗,就是在被动、不得不打仗。
伯禽前往鲁国之前,周公旦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要以为是国君就为所欲为。要礼贤下士、诚恳待人。
在国君之位三年后,伯禽去镐京向周公旦汇报。周公旦问为什么三年才来?伯禽说,我在用周礼改变当地的风俗习惯,让鲁国人有符合周礼的行为规范。服丧还需要三年,别说治理国家了。
同样是封国,齐国国君姜子牙,不到半年就回镐京,向周公旦汇报齐国的发展情况。周公旦问,为什么治理齐国这么快?
对比伯禽和姜子牙的汇报,周公旦有些担心。他不担心鲁国治理,担心的是,以后鲁国会被齐国侵犯,甚至有可能侍奉齐国。
在周公旦看来,治理国家,该简单就要简单,不要搞得太繁琐。复杂的过程,会耽误不必要的时间。国家的治理,必然会延误。不同的国君,治理出来的国家,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平定“三监之乱”,伯禽也出动鲁国军队,配合周公旦的行动。伯禽在兵马、粮草等方面,都做了充分准备。为了鼓舞士气,伯禽亲笔书写了《费誓》,嘱咐将士们要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不准胡作非为。齐国也出动军队,与伯禽、周公旦一起行动。
伯禽在位四十六年,建立在战争废墟之上的鲁国,出现了安定、和谐的局面。官员各司其职,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祥和。
在众多诸侯国中,唯有伯禽治理下的鲁国,被其他诸侯国尊为“礼义之邦”。这样的殊荣,只有周公旦和伯禽建立的鲁国才配享有。影响华夏几千年的孔夫子出现在鲁国,绝不是偶然的。
伯禽于公元前998年去世,其子姬酋继位,就是鲁考公。但姬酋仅四年就去世,因没有子嗣,弟弟姬熙继位,就是鲁炀公。
姬熙在位不过六年,去世后其子姬宰继位,就是鲁幽公。姬宰是鲁国第四任国君,在位十四年,被其弟姬沸杀死,篡夺君位。
这是鲁国立国以来,第一次有国君被杀。距离鲁国立国,不过才七十年。一个被周公旦寄予厚望的国家,开始出现弑君。
虽然姬沸弑君,但在位时间长达五十年,谥号为鲁魏公。姬沸于公元前924年去世,其子姬擢继位,就是鲁厉公。姬擢是鲁国第六任国君,在位三十七年,去世后姬具继位。
姬具是姬沸另一个儿子,在位三十二年,谥号鲁献公。姬具去世后,其子姬濞继位,在位三十年。姬濞去世后,姬具另一个儿子姬敖继位,就是鲁武公。姬敖在位九年,是鲁国第九任国君。
从鲁魏公姬沸,一直到鲁厉公姬擢,鲁献公姬具,鲁真公姬濞,连续四任国君,在一百年的时间里,鲁国总体上比较平稳,没有发生大的战乱或弑君这样的恶性事件。
但在姬敖继位后的公元前817年,一件让鲁国君臣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一年,是姬敖继位的第九年。春天里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姬敖带着两个儿子,长子姬括和次子姬戏,前往镐京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