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小说 > 战乱冲突地区的难民安置措施 > 第47章 姬胡攻打噩国、猃狁

第47章 姬胡攻打噩国、猃狁(第1/2 页)

目录
最新其他小说小说: 物语:开局化身鬼切一本随记本绝美总裁的超级保镖为夺她野蛮大佬机关算尽折傲骨我,六道佩恩,降临符文之地四合院之成就非凡重回1998:误撩神秘大佬七零:辣妻随军,冷面糙汉不经撩穿越龙族,我在卡塞尔学院当卧底游戏王:这年头职高都这么卷了?逗比仙警与冷硬罪犯七零神医美又飒,军婚大佬超粘人穿成极品恶媳,种田致富娇养探花穿成锦鲤文女主,我带全家吃肉肉女尊兽世,大猫娶夫养崽种田日常七零:结婚5年未见肥妞带娃找爹戎马半生什么?霸总秘书?我,我吗?精益生产与未来工厂天才的吃瓜修仙日常

虚弱的老虎,也可能成为群狼袭击的目标。姬发建立的周朝,准确地说是周朝前期的西周阶段,比较辉煌、强盛,让人津津乐道的时期,也就是“成康之治”这几十年。周昭王、周穆王、周共王三朝,周王朝已经出现衰落迹象,但还不是很明显。

周王朝西周时期的衰落,是从周懿王姬囏开始的。面对富庶的周王朝,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不能自已、跃跃欲试。到了姬胡在位时,本来臣服于周王朝的噩国,不但不再向周王朝纳贡称臣,而且开始大肆侵占西周边疆的领土,抢劫西周百姓的马、牛、羊等财物。面对西周这个庞然大物,噩国感到力不从心。

淮夷、东夷诸部落、方国,是周王朝二百年的宿敌。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周王朝,噩国和东夷、淮夷一些部落、方国联合起来,组成联军进攻周王朝的东南国土。

诸部落、方国组成的联军,声势浩大、进军迅速。边境的周军没有形成有效的抵抗,被打得落花流水,联军一路打到洛邑附近。镐京是宗周,是真正的国都;洛邑被称为成周,是东都。

为彻底击败以噩国为主的联军,姬胡当机立断,他首先派人调来了宗周的西六师。随即派人调来在朝歌一带的殷八师。从西面过来的西六师,与从北面过来的殷八师,一齐攻打河洛地区的噩国军队。数以千计王族、贵族的亲兵卫队,私人武装、兵车,配合两支周军的行动。在周军强大的攻势面前,噩国联军被打败。

噩国也称鄂国,商朝末年,鄂侯、九侯、西伯侯姬昌,位列殷纣王分封的三公。严格意义上说,噩国不是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而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方国。可谁知,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此战被击败的噩侯叫驭方,战败后被周军俘获。至此,比周王朝历史还要久远的噩国,被姬胡灭国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姬胡又允许噩国复国。噩国的王族、贵族,居住在河南南阳一带。

我们都知道湖北省简称鄂,这与古鄂国有直接的联系。

姬胡攻噩国之战,保卫了周王朝南部的疆土,稳定了国内的军心、民心。此战也有力震慑了东夷、淮夷等反叛周王朝的方国。

但实力真正受到削弱的,是噩国,而不是处于胁从地位的东夷、淮夷一些方国。一些淮夷方国,趁这次周军与联军交战实力被削弱之际,突然从东南部进攻周王朝边境地区。

在攻噩国之战中没有伤筋动骨的淮夷,趁着周王朝西六师、殷八师陆续回各自驻地的机会,开始对嵩山一带的周军穷追猛打。因为殷八师、西六师相继回到驻地,淮夷军队十分嚣张。

姬胡立即命虢仲,率领洛邑一带的周军反击,但没有击退淮夷军。见自己的前锋已经打到周王朝中心地带,淮夷诸部落士气大振。淮夷人一路势如破竹,已经攻打到了河洛平原。

河洛平原是周王朝的西部粮仓,这里的百姓相对富庶。淮夷人大开杀戒,肆无忌惮抢劫粮食、马、牛、羊等财物。如果西部戎狄给淮夷提供帮助,后果不堪设想。好在周王朝与西戎有言在先,互不侵犯,这才给了周王朝击败淮夷的余地。

周王朝再次面临生死存亡危机,姬胡不但调兵遣将,而且御驾亲征,在洛邑率领精兵强将,向淮夷军队发起密集冲锋。伊水、洛水沿岸,都成了双方交战的战场。喊杀声、战鼓声此起彼伏。周军的步军、水军协同作战,远道而来的淮夷人终于出现疲态。

在多路周军联合打击下,淮夷人开始溃散。虽然此次攻打入侵的淮夷,仅斩杀、俘虏了一百多淮夷士卒,但淮夷凌厉的攻势,被彻底遏制。周军还从淮夷人手里,解救出四百被掠夺的百姓。

接连击败噩国和淮夷,使周王朝军民更加团结,实力得以恢复。周军获胜的消息,也是对周围那些观望部落、方国的震慑。

但此时的西周,就像一个老态龙钟的病人。虽然偶尔有些起色,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西周不但已显疲态,而且积重难返。

周王朝外围的诸部落、方国,之所以时而归顺,时而反叛。除了周王朝越来越衰落以外,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周王室对这些臣服部落、方国的盘剥和压榨。纳贡称臣,听上去很美。实际上这些贡赋,对那些部民、国民不过数千、上万的部落、方国来说,的确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甚至是不可承受之重。

长年累月的征战,使很多适龄男子不能结婚。不能娶妻生子,就难以增加人口,若干年内就没有后备的生力军。大量男子去边疆打仗,那些来不及耕种的农田,就只能荒芜、撂荒。

目录
鬼灭:身为普通人的我干掉了无惨风神世袭都会奇缘/往事且随风爱没有迟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