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4/4 页)
何况宴无好宴。
如此这般,通往后宫的路上,每走一步,我就听见自己叹一次气。刘玉恰好跟我旁边,见我不住地叹气,以为我对那传说中的鸿门宴太过恐惧,不住小声的安慰我。“苏大人,太后跟咱皇上毕竟是亲母子,胳膊肘不会往外拐,您啊,不用担心……”
太后是景元觉的娘,又不是我的娘。我同情的看了一眼刘玉,周肃夫是外人,我等还不是胳膊肘外面的物什?
眼见着就要进福兮门,要正式跨入从未进过的后宫,我又叹了口气。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苏大人,那郭大人、顾大人在太极殿得了懿旨早过去了,您这跟皇上一道,赶巧不用在长泰殿门口候着。”
刘玉用极为崇敬的目光看了一眼坐在前面龙撵上的景元觉,回头用眼神告诉我,有靠山。
我冲他笑笑。
他倒是吓了一跳,一惊一乍的喊起来。“哎哟,您脸怎么这么白啊?”
我摸了把自己的脸,不烫不凉,除了有点冷汗涔涔,还好啊。
“走太急了吧?”
我尴尬的说。
“噢,也是。苏大人定是没跟过龙撵吧,那几个腿脚好跑得快,根本不顾跟的人啊。您要不嫌弃,刘玉这给您搭一把手。”
刘玉好心的把拂尘换了手,空了的手伸过来扶我。
这伺候皇上的人,就是会疼人。
“玉公公,多谢你。”
我真心的道谢,老实不客气地挽上。
走过了好几处宫殿,识足了皇家园林的壮丽,我们终于来到一处宫娥是其他地方数倍的宫殿外廊。
景元觉下了龙撵,看见前面候着的郭怡顾文古,上去说话。
因为没招我过去,我也就先候着,四处看看。
眼前的回廊前,是一大片汉白玉石砖铺砌的空地,两排青石灯笼共一十六个,夹成一个象征地位的庄严步道。步道最前,是一间和弘文殿昌平殿在架构上没什么区别的堂皇大厦,但因为是后宫,建筑的色调从琉璃黄和正妆红为主,变成了琉璃黄和翡翠绿。
那翡翠绿的梁上,正挂着一道金漆的正楷匾额,上书“长泰殿”三个大字,匾下殿门大开。
再往里看去,此时虽然是冬天,但阳光还是十分的明亮,又正是中午,光线根本照不进那深檐之下的内殿,里面一片阴森森的黑暗,显得那道殿门,就像是个敞口的地府大洞——更别说它的跟前,还立着数十个木泥石塑像般面无表情的宫娥太监。
一阵毛骨悚然,真是不想进去。
“苏大人,您看什么呢?”
刘玉见我皱着脸,好奇的发问。
“……哦,玉公公,你说那几块石板,怎么那么蹭亮啊?”
我指着青石灯笼中间的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