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第4/4 页)
主和也好,主战也罢皆是为国忧思,为社稷着想,皆是朕的良臣,既然眼下形势与我大宋大大有利,朕决定。。。”
皇上还未说完,突听有人高喊一声:“且慢!”
皇上的话竟然也有人敢打断,皇上不禁微感恼怒,闪目一看,却是那一直坐在右侧的六王爷赵天德,不禁微微苦笑,只得温声说道:“六王爷请坐,有事慢慢说来!”
六王爷眼中精光闪动,缓缓而言:“刚才张丞相及各位大人所讲甚是,老臣深以为然。只是老臣刚刚认识了一位高人,可称当世之大儒,孔先师重生,孟亚圣再世。这位高人为老臣讲述事理,剖析事世,皆无不精妙非常,令老臣不得不心服。听其一句话,胜读百年书,令老臣茅塞顿开。今日各位名臣良将齐聚一堂,不知臣可否请皇上一见,为我等讲解一下天下大事,岂不快哉?”
皇上深知这六王爷向来不爱夸人,对任何人都是一幅爱理不理,完全看不上眼的态度,今日竟然听到这六王爷一反常态,大赞他人,竟然称之为“孔先师重生,孟亚圣再世”,要知道那孔夫子和孟子可是神一般的人物,一直为万民所敬仰,当代竟然有如何人物,岂能不见一见?
下面的众大臣听了这六王爷的话也是人同此心,皆在肚子暗呼:“六王爷大话撑破天,老脸也不羞!”
就连那主战派虽然明知这六王爷必定对北伐之事不利,却也心中不服,急盼一见这六王爷嘴里吹的这神乎其神的人物,到底是怎生模样?
………
等皇上下了谕旨,由太监长声喊道:“请朱熹上殿见驾!”
随着这太监的喊声,人人皆扭头看向了殿口,只见一年轻书生,年不过双十,却是生的天庭宝满,地阁方圆,面如粉玉,轻衣缓带,极为潇洒的走上殿来。
皇上一见这么个年轻儒生,也称的上是当世大儒?也敢称是“孔先师重生,孟亚圣再世”?
哪知,这年轻人一开口,果然见识大是不凡,引经据典,自论语讲到易经,自易经讲到大学,自大学讲到中庸,自中庸讲到孟子,无一不是精妙之语,无一不切合实际,而一语中的,有些官员自持学儒多年,纷纷上前交锋,皆不堪一辩,立即败下阵来。
就连那凭文状元当上兵部侍郎的刘新也是抵不过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