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华严经》第十二卷(白话译文)如来名号品第七(第4/7 页)
有这些世界中,佛陀的名号也各不相同,形态各异。
\"南方、西方、北方,以及四维上下,也都是这样。就像佛陀在过去作为菩萨的时候,他使用各种各样的讨论方式、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音声,根据众生的种种业力、种种果报、不同的地方、种种方便的方法、不同的根性、不同的信念和理解、不同的地位来成熟众生,也让众生能够这样了解和见到,然后为他们说法。
四圣谛品第八
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对所有佛子们说:
各位佛子们!关于苦的圣谛,在娑婆世界中,它被称作罪、逼迫、变异、攀缘、聚、刺、依根、虚诳、痈疮处、愚夫行等。
关于苦的集合,也就是苦的原因,在这个娑婆世界中,它被称作系缚、灭坏、爱着义、妄觉念、趣入、决定、网、戏论、随行、颠倒根等。
关于苦的灭除,也就是苦的终结,在这个娑婆世界中,它被称作无诤、离尘、寂静、无相、无没、无自性、无障碍、灭、体真实、住自性等。
关于通向苦灭的道路,也就是八正道,在这个娑婆世界中,它被称作一乘、趣寂、导引、究竟无分别、平等、舍担、无所趣、随圣意、仙人行、十藏等。
在娑婆世界中讲述的四圣谛,有四百亿十千个不同的名字;这些名字都是为了适应众生的心态,使他们得到调伏。
各位佛子们!在这个娑婆世界中,我们所说的苦圣谛,在密训世界中,有各种不同的名字。比如,有时被称为营求根,有时被称为不出离,有时被称为系缚本,有时被称为作所不应作,有时被称为普斗诤,有时被称为分析悉无力,有时被称为作所依,有时被称为极苦,有时被称为躁动,有时被称为形状物等等。
我们所说的苦集圣谛,在密训世界中,也有不同的名字。比如,有时被称为顺生死,有时被称为染着,有时被称为烧然,有时被称为流转,有时被称为败坏根,有时被称为续诸有,有时被称为恶行,有时被称为爱着,有时被称为病源,有时被称为分数等等。
我们所说的苦灭圣谛,在密训世界中,同样有不同的称呼。比如,有时被称为第一义,有时被称为出离,有时被称为可赞叹,有时被称为安隐,有时被称为善入处,有时被称为调伏,有时被称为一分,有时被称为无罪,有时被称为离贪,有时被称为决定等等。
我们所说的苦灭道圣谛,在密训世界中,也有各种不同的名字。比如,有时被称为猛将,有时被称为上行,有时被称为超出,有时被称为有方便,有时被称为平等眼,有时被称为离边,有时被称为了悟,有时被称为摄取,有时被称为最胜眼,有时被称为观方等等。
密训世界讲述四圣谛,有四百亿十千种不同的名称;这些名称都是根据众生的心意和理解能力,来使他们得到教化和调伏的。
各位佛子们!在我们娑婆世界所说的苦圣谛,在最胜世界中,有着不同的名称。比如,有时被称为恐怖,有时被称为分段,有时被称为可厌恶,有时被称为须承事,有时被称为变异,有时被称为招引怨,有时被称为能欺夺,有时被称为难共事,有时被称为妄分别,有时被称为有势力等等。
我们所说的苦集圣谛,在最胜世界中,也有不同的名字。比如,有时被称为败坏,有时被称为痴根,有时被称为大怨,有时被称为利刃,有时被称为灭味,有时被称为仇对,有时被称为非己物,有时被称为恶导引,有时被称为增黑闇,有时被称为坏善利等等。
我们所说的苦灭圣谛,在最胜世界中,同样有不同的称呼。比如,有时被称为大义,有时被称为饶益,有时被称为义中义,有时被称为无量,有时被称为所应见,有时被称为离分别,有时被称为最上调伏,有时被称为常平等,有时被称为可同住,有时被称为无为等等。
我们所说的苦灭道圣谛,在最胜世界中,也有各种不同的名字。比如,有时被称为能烧然,有时被称为最上品,有时被称为决定,有时被称为无能破,有时被称为深方便,有时被称为出离,有时被称为不下劣,有时被称为通达,有时被称为解脱性,有时被称为能度脱等等。
在最胜世界中讲述四圣谛,有四百亿十千种不同的名称;这些名称都是根据众生的心意和理解能力,来使他们得到教化和调伏的。
各位佛子们!在我们娑婆世界所说的苦圣谛,在离垢世界中,有着不同的名称。比如,有时被称为悔恨,有时被称为资待,有时被称为展转,有时被称为住城,有时被称为一味,有时被称为非法,有时被称为居宅,有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