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4/4 页)
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毛泽东边听,边点头,转弯向回走的时候,又问:“根据地的军队建设,你有什么好想法吗?”
“去年,我在陕甘宁省委做军事工作,有一些体会。比如说,根据地的军事工作,政治性强、政策性强。根据地的军队要有十分的机动性与灵活性,反应要特别快,动作要特别利索。总之,做好根据地内的军事工作,有许多特别的要求。”
“哎呀,这肖总参谋长的一年军事部长没有白做呀!”毛泽东又笑着说。
肖劲光答道:“这不都是从主席那里学习来的吗?”
俩人一边走一边聊,似乎信马由缰,又似乎有一个重要的主题。
当他们从清凉山回来的时候,夜幕已经给这个西北小城罩上朦胧的黑纱,一轮明月从东边的山粱上露出脸来。
1937年7 月7 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向中国军队发动进攻,并炮击宛平县城。驻守卢沟桥附近的国民党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一○旅在旅长何基沣指挥下,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爆发。
形势的危急是显而易见的。平津是进入中国腹地的咽喉。平津危急,整个华北危急;华北危急,就意味着中华民族危急。
国家危亡,迫在眉睫。但因国民党私心重重,致使国共两党有关统一路线、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等具体问题的谈判迟迟没有结果。
延安。毛泽东住地。
毛泽东披着一件打了补丁的灰布旧军装,在屋子里不停地来回走动,大口大口地抽烟。显然,他很激动。
朱德坐在一张方桌前,一声不吭地看着那份刚刚收到的电报。
“蒋介石在这个时候,对抗战还动摇不定,不能接受嘛。”毛泽东说,“本来,他向华北调动部队,向日本人提出抗议,这就对了。可现在又对日本人表示,愿以和平方式谋得事变的解决。还幻想等待国际斡旋。特别是昨天又指使冀察当局与日本人谈判,企图局部妥协,”毛泽东越说越生气,“这是痴人说梦呵!明摆着的,日本人的缓兵之计,缓兵之计呀!”
朱德抬起头,一字一句:“近卫内阁发表《派兵华北的声明》,同时,又将关东军的两个旅团、驻朝鲜的一个师团、国内的三个师团派往华北,并且制定了对华作战计划。”
“我看应该告诉肖劲光,给彭德怀再发个电报,让他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