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页)
里回来,一夜没有睡着,他想了很多,很多……
第十章携弱旅退强敌南满铁流寒1945年8 月24日。延安。
陕北高原在时序的变替中已经露出浅浅秋意。
一架美国运输机在机场腾空而起,在延安上空打了个不大不小的圈之后,乘万里晴空向东南方向飞去。
飞机上有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陈赓、薄一波、膝代远、陈毅、林彪、江华、肖劲光等中共高级军政人员。
飞机直奔太行山东阳关机场。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以后,根据时局变化,中共最高领导层决定,立即向全国进军。
这架美制飞机就是执行中共中央的这一决定飞行的。
其中肖劲光、林彪、江华等人是中央派到山东根据地去领导工作的。
肖劲光坐在飞机上,心情如云海翻腾。自从同弼时同志投笔从戎,投身革命二十多年,我们的党今天终于有了这样一个局面。他自己也随同党的事业一同沉浮,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他总结自己二十年来的经验,如同党在七大上总结的经验一样,什么时候,只要听了毛泽东同志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去做,就元往而不胜。什么时候离开了毛泽东同志的指导,工作就遭受挫折。
昨天,肖劲光参加了在延安工作期间最后一次党的高级干部会议,聆听了毛泽东对时局的精辟分析和对任务的透彻讲解,心里觉得格外亮堂。但是,他对毛泽东赴重庆和蒋介石谈判,总是心存疑虑,心存担忧。记得前天晚上,和陈庚交谈,陈赓也和自己有同样的心情。陈赓曾说:“蒋某人我是再了解他不过的。知子莫若父,知校长者也莫过于我们这些学生。无论从哪一面看,他蒋介石都是一个政治流氓。”
肖劲光当时就应道:“在大革命时期,我们领教过他的流氓手段。”
但是,中央已经作出决定,毛泽东自己也作出决定。事情就只有照这样去努力了。
飞机穿过云层,在朗朗晴空平稳行进。飞机上的同志们谁都没吱声,各人想着自己的心事。
肖劲光的心绪还沉浸在重庆谈判问题上。他想起了毛泽东在高级干部会议上的最后那段话,他记得当时毛泽东是笑了一笑才说道:对你们这些赴前线的同志来说,同志们担心我去重庆的安全。蒋介石这个人,我是了解的。
你们在前方打得好,我就安全一些;打得不好,我就危险一些;你们打了胜仗,我谈起来就容易一些;否则,就困难一些。
肖劲光深感自己和这些上前线的战友们责任重大。
飞机在太行山的东阳关机场平安降落。
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刘伯承、邓小平笑着对大家说:“我们是到家了!请大家到家里作客,歇歇脚吧!”
陈毅风趣地说:“不到你们那儿打扰了,阎锡山已经快找上门去了,你们还是去‘招待’他们吧!”
由于时间确实紧迫,转道其它地方的中共领导干部在八路军总部略作停留,就上路了。
从太行山出发,肖劲光、林彪等人按预定计划直奔山东。没有车,也没有马,大家靠两条腿日夜兼程。
刚到濮阳,情况发生变化。
中共中央“万万火急”电令:林彪、肖劲光、江华、邓发、李天佑、聂鹤亭等一行原定去山东的同志立即转道东北,执行中央“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方针,与蒋介石抢占东北。
于是,大家又日夜兼程往北赶。
秋雨连绵,道路泥泞,一路千辛万苦……
1945年秋天的东北,处在一个极其特殊的位置上。
东北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工业交通发达,是一块得天独厚的战略要地。
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和东北抗日联军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日军投降时,由于苏联红军入境作战,此地区基本上由苏联红军代管。根据有关国际会议精神,蒋介石将派人到东北接收。
但,在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退缩西南一隅,在东北地区,无一兵一卒。
与此相反,共产党则在那里有较深厚的群众基础。同时,在东北也建立了小块的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与东北接合部创立了冀热辽根据地,这是共产党争取东北的极有利的条件。
因此,中共中央决定“向南防御,向北发展”。
8 月下旬,冀热辽军区李运昌所部遵中央、中央军委指示,以部分兵力分三路挺进热河和东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