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5 页)
缴:猎鸟的射具。'矢曾'是一种短箭,缴是系在箭上的丝绳。
【赏析】:
这是一首咏孤雁的诗,实际上也是飘零游子的写照。作者借此以喻自己孤栖忧虑的羁旅之情。一联写同伴归尽,唯尔独去,写“离群”切题。二联写孤雁神态,先写失群原因,再写失群后的仓皇。三联写失群之苦楚。尽管振羽奋飞,仍然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四联写疑虑受箭丧生,表达诗人的良好愿望和矛盾心情。今人徐培均以为此诗“字字珠玑,没有一处是闲笔;而且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可称五律诗中的上品。”清人纪昀谓:“寒塘句不言孤而是孤,不言雁而是雁,此句为外传神。”
�
春宫怨
五言律诗
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
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
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
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
相忆采芙蓉。
【注解】:
1。婵娟:形态美好貌。
2。若为容:又教我怎样饰容取宠呢。
3。越溪女:指西施浣纱时的女伴。
【赏析】:
这首诗是代宫女抒怨的代言诗,其实也寄遇怀才不遇的感叹。首联写因貌美而入宫,受尽孤寂,不愿梳妆,颔联写取宠不在容貌,因而不必妆扮了;有补足上联的意味。颈联写景,荡开一笔,写室外春景,春风骀荡,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借以烘托春心受残,寂寞空虚的情感。末联写往日之悲苦,更露其怨情。“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是历来为人所推崇的名句。关于此诗作者,历来有所争议。欧阳修和吴聿以为周仆所为,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却断为杜荀鹤所作,且云:“故谚云:杜诗三百首,惟在一联中,‘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是也。”孰是孰非,有待行家考证。
杜荀鹤
(846…907),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县)人。大顺二年进士。他的诗文多揭露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反映了黄巢起义失败后的社会情景。诗多近体,尤长七律,但不为声律所束缚。诗风平易委婉,世称“杜荀鹤体”。有《唐风集》传世。�
章台夜思
五言律诗
韦庄
清瑟怨遥夜,
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
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
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
秋雁又南回。
【注解】:
1。章台:即章华台,是古代楚国的离宫。
2。楚角:楚地的角声,角是古代军中的乐器。
3。殊:绝。
4。乡书:指家书。
【赏析】:
这首诗是怀人思乡之作,大概是寄给越中家属的。诗以“夜思”为题,开篇却不写思,而写夜听瑟声,接着写听到悲凉的楚角,勾动了游客怀“思”。诗的后半,即为所“思”的内容:芳草已暮,韶华已逝,故人不来,乡思难寄,真是肠断江南又一年。最后点出时当秋节,更令人秋思不断。诗中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恨,读来不胜悲凉凄楚,叫人肠断。
韦庄
(约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乾宁元年(901)再度入蜀为掌书记,后协助王建称帝建立前蜀政权,历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吏部侍郎同平章事。他是晚唐后期最好的诗人之一。早年以长诗《秦妇吟》驰名当时。他的诗语言清丽,颇有特色。有《浣花集》。�
寻陆鸿渐不遇
五言律诗
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
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
欲去问西家。
报到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注解】:
1。带郭:被城郭围绕。
2。未著花:未开花。
3。扣门:叩门。
4。报道:回答。
【赏析】:
诗是写访寻友人陆鸿渐不遇,但却不因不遇而恼,有尽兴而近之趣。前四句写一路寻来之景,虽未言人怎样,但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