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3/4 页)
舰上的人员要怎么处理。
“我们自1889年开始舰队预备役舰船出海训练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而这些老舰如果要出海,那么舰上的人员都是临时配备的,他们来自海军学校、预备役部队,这些人没有足够熟练的技能,不仅不能形成战斗力,反而还需要从现役舰艇上抽调人手去训练他们。
而且还让我们海军的官兵规模过于臃肿,现在皇家海军官兵人数达到13。11万人!每年我们为此要付出1189万英镑!足够我们建造10艘战列舰了!
所以海军的人员也必须精简,那些被拆解和出售的舰船上配备的人员全部裁撤,而保留下作为辅助舰船的舰艇上的人员裁撤5分之3,只保留舰长,各部门指挥军官和技术军官,军医、财务官以及经验丰富的炮手、观察手和机械师。
那些数量巨大的司炉兵和弹药兵都不需要了,这些人员在战时从预备役和军事院校里抽调人员进行填充就可以。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人员臃肿的问题,而且最核心的骨干人员将保持舰艇的有限战斗力,并且在战时迅速恢复作战水平。”
这个计划倒是基本没有反对声,毕竟人员减少了,经费支出降低了,各个单位也不需要时不时借调人手了,而皇家海军的预备役舰船的战斗力却没有大幅度的下降。
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可不会在乎这样一来被留下来的人员的工作强度被大幅提升了,人数减少了,但是工作还是那么多,用仅仅5分之2的人员去维护和操作一艘大型舰艇的难度可想而知,尤其是需要大量人手的轮机舱工作,那里的官兵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了。
不过在高层一致赞赏的情况下,那细微的反对和质疑声也不过是投入大海里的一颗小石子,带不起一点波浪。
当然,费舍尔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他最终的目的做铺垫,那就是节约海军经费的不必要开支,然后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到皇家海军的技术革新上去,而一旦完成了革新,皇家海军将会在国家经济条件可以接受的情况下拥有一支技术和效率令所有对手都无可企及的强大舰队,从而继续维持全球海权。
这些技术包括舰炮、动力、观瞄、火控等一系列配套系统,而这些系统的结合,则是费舍尔一支梦寐以求的统一重型火炮战列舰。(未完待续)
第283章 爱德华攻略
“找一个?其实你们根本就已经决定好了吧?”爱德华七世戳穿了自己的首相发言中的小花招:“难道不是只有一个突破口吗?还是说你们改了主意又有了新的选择?”
“陛下圣明!”贝尔福立刻马屁送上,虽然被爱德华七世拆穿了,但是国王的语气中并没有愤怒,贝尔福知道,内阁和海军部的那些举动,国王陛下都知道,而且也是认可的,于是心中稍安。
“陛下,俄国人野心极大,尼古拉二世一直想要侵吞清国的东北地区,建立所谓的黄俄罗斯,而一旦得逞,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将大幅扩张,这样与在清国南部有大量利益的我国将直接产生冲突。
不仅如此,俄国人对印度也一直虎视眈眈,觊觎着我大不列颠皇冠上的明珠,并且一直渴望冲出黑海,进入地中海,这样又会在巴尔干和小亚细亚地区和我国产生对抗。并且因为我国和日本的同盟关系,现在俄国与我国的关系交恶,因此俄国和我国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而德国人在奥斯曼的野心极大,德国人一心想将奥斯曼打造成他们的印度,在巴格达铁路问题上如果不是我国态度坚决,德国人是想一家独揽的,这同样将危害我国在中东乃至整个东地中海地区的利益。
而且德国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已经让其生产能力超过了我国,德国人的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对我国对外贸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德国人侵占我们的市场,抢夺我们的贸易份额,造成我国经济损失。并且导致工人失业、企业破产等等不良社会影响。
因此从长远来看,德国和我国的矛盾将继续加深,而且德国和俄国的诉求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如果俄国和德国走到了一起,那么我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将受到强有力的威胁。单凭我国很难反对俄国和德国对奥斯曼的利益要求。”贝尔福说到,总之锅都是别人的。
“所以为了对抗俄国和德国,我们需要找一个帮手,而这个帮手就是法国是吗?”爱德华七世说到,对于贝尔福的分析爱德华七世是接受的,而且就他本人而言。对于法国这个国家也是颇有好感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出于花花公子对浪漫之都巴黎的偏爱。
“正是如此,陛下,法国虽然经济发达,但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