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3/4 页)
后的时刻了。
就因此,那些猜忌,更是加深了——这不是寒症发作,这是毒性发作。陛下怎么会毒性发作?
除了三皇子母子,还能作何解释?
当然,群臣谁敢去纠结在这个问题上?只是一个个地:“陛下洪福齐天,寒症是会好起来的……”
“寒症也没什么大不了……”
众人哭成一团。
殉葬7
乙浑当然不会悲痛,但是,也来不及暗喜,而是震惊——怎会发生得如此突然?他便也跟着痛哭起来。
“陛下春秋鼎盛,不如马上下令在全国召集名医……”
罗迦一抬手:“各位爱卿不必多说,朕自有分寸……”
他声音镇定,又响亮,众人倒吓了一跳。
跪在最前面的太子见了这个阵势,知道父皇已经是在交代遗言了。他哭得更是悲惨,几乎整个人匍匐在地,抬不起头来。
罗迦咳嗽一声:“太子……”
众臣好生意外,但见陛下已经坐起来,并非毒入骨髓的样子,但是,乙浑却暗自嘀咕了一声:陛下莫不是回光返照?
罗迦断断续续的:“来人……拟旨吧……高闾……”
高闾是这里面唯一的汉臣,虽然官职不太高,但是很重要,相当于陛下身边的文书之类的。
高闾的年龄已经很大了,他曾和崔浩一起共事,伺候过几乎四代君王了。当年,他和崔浩一起主编北国的历史,后来,崔浩犯事全家被诛杀,他作为崔浩的同事,被人揭发,说他写的“反动言论”比崔浩还多。
当时他被抓起来,审讯时,要他揭发已死的崔浩,他却无论如何都不肯,哪怕揭发了崔浩就能令自己有一线生机,也绝不答应,他说,不想再玷污死人的名声,只认那些事是自己干的。
就因为他的忠诚耿直,他反而被赦免了,作为北国的道德楷模,受到表彰。此后,历代帝王立遗诏的时候,都会由他执笔。
众臣面面相觑,陛下如此精神,难道会立遗诏?难道真的已经毒入膏肓?
这时,高闾已经捧了纸笔凑上来,就连他这样的老臣,也镇定不下了,声音十分颤抖:“陛下……您会好起来的……”
罗迦根本不理会这些劝慰的话,声音十分清晰:“朕过世之后,太子拓跋弘继承大位……”
殉葬8
果然是遗诏!
太子跪下去,哭得如泪人一般:“儿臣遵旨,父皇,你会好起来的……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罗迦看着他,暗暗皱眉。
太子,他不该哭成这样!太子已经是成年人了,身为一国的储君,马上的继承人,如果身上没有一点杀气,如何治理得了天下?如何能弹压这批如狼似虎的大臣?
此时,他的神智倒是完全清醒了,之前面对三皇子时的优柔寡断,一星半点也不见了,仿佛那毒针,是最后的一支强心剂,彻底把他打醒了。
此时,什么祖先的宿命论,走不出的魔咒怪圈,统统都不见了,消失了。
他暗暗地想,如果自己早一点醒,也许,这一切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了。
但是,也许,那就是一剂迷幻药,就是命运故意派来迷幻自己的,这有什么办法呢?多少一代雄才大略的君王,晚年,都会犯下那么一些愚蠢的,不可思议的错误。
他的声音那么严厉:“东阳王,李大将军,乙浑,陆丽,源贺上前听令!”
每叫到一个人,他便看向那个人。
众人但觉陛下目光如炬,就如他刚刚登基时候的锐利!但是,却多了沉静和睿智!
他有条不紊地下令:“太子继位亲政,东阳王为第一辅宰,李大将军统领前方兵马,乙浑、京兆王、陆丽、源贺为辅政大臣。”
陛下果真是在安排鲜卑权臣的权利分配了。
在座的所有大臣,一个也没有落下。
东阳王作为第一辅政大臣,咚地就跪下去,老泪纵横:“陛下……老臣一定尽心竭力,辅佐殿下,保我北国江山,千秋万代……”
李大将军也不敢做声。
乙浑听得自己作为后面的第一顺位大臣,仅次于东阳王,黑瘦的脸上,泛起一丝不经意的奇怪表情。
殉葬9
乙浑人长得很奇怪,他面庞黑瘦,但是,身子却是高大而肥胖的,跪在地上,如一只倒立的企鹅,看起来十分奇怪,这也很有效地遮挡了他的所有的神情。
他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