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权力是个好东西(第1/3 页)
丧礼上,哀乐缓缓响起,悠扬的笛声与低沉的鼓点交织成一曲凄美的挽歌,为李世民送行。
宫廷内外,无不披麻戴孝,一片肃穆。朝臣们身着素服,面色凝重,他们或献上挽诗,或默默祈祷,表达着对这位昔日明君的追思与哀悼。
整个长安城都被一股浓重的悲伤所笼罩,仿佛连天空也为之黯淡。
陵墓的选择,位于昭陵,风水极佳,据说是由李世民生前亲自选定。
这座陵寝的规模宏大,建筑精美,李治率领文武百官,把李世民送了进去,之后封陵,
并派出玄甲军在此驻守,整个长安取消任何娱乐活动了整整一月有余。
李世民在世时,对于李治能否稳固皇位心存忧虑。
因此,他巧妙地将大唐的高层分为三个派系,以期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制衡,来维护皇权的稳定。
这三个派系分别是:由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领导的关陇老臣;
由李道宗等人代表的李家宗族;
以及由李世积为首的军界力量。
这三股势力互相牵制,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李治只要稍具才干,运用一些平衡术,就能稳稳坐在皇位上。
而且,这三派的领袖都是与李世民共同打下江山的老臣,他们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
为了进一步拉拢军界,李世民在临终前,故意将李世积调离京城。
这样一来,当李治登基后重新启用他,就能确保他的忠心。
在这一切安排就绪后,接着就是李世民离世,李治顺利继位,开启了唐高宗的时代。
尽管年轻的李治在资历上难以与这些老臣相比,但在李世民的布局下,他的皇位依然稳固。
特别是三派中的老臣派领袖长孙无忌,他还是李治的亲舅舅。
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手下的首功之臣,他的威望和资历都足以支撑起李治的统治。
然而,随着李治逐渐坐稳皇位,他开始意识到一个尴尬的现实:作为皇帝,他的命令并不总是被完全执行。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李世民留下的这套体系过于高效,即使没有皇帝的存在,朝堂也能正常运转。
李治顿时就觉得自己是可有可无的,开始还落个清闲,时间一长李治作为皇帝,自然想要更多的权力。
虽说长孙无忌是他亲舅舅,但权力这种东西,外人往往是不能共享的。
之后,某天,李治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他想提拔第四个派系,从已有的三个派系当中分权。
而李治想提拔的第四个派系,就是所谓的外戚派。
简单来说,李治想提拔自己媳妇的娘家人,然后为自己争夺权力。
打定主意,李治就时常来蓬莱殿找王皇后,
“皇上,那萧淑妃又犯了后宫忌讳,与一外臣嘀嘀咕咕说了半天,八成又是要提拔自己的势力,”
李治心里知道王皇后和萧淑妃一直不对付,也只好嘴上答应,
“朕知道了,有空朕便说说她,让她收敛一些,”
“皇上,本宫这后宫可是不好管……”
渐渐的,时间一长,李治也看出来了,这个王皇后太热衷于后宫宫斗,丝毫帮不了自己半分。
这自然的就让他想起了武媚那不凡的见识和谈吐,
但是想把武媚弄进宫来,得过了自己的师父的那关,这事还真不好办。
自己这师父脾气古怪得很,明明可以在朝堂上占个首席,帮自己的,可他就说自己不喜欢上朝,
就回蓝田当逍遥武王去了,得想个法子,让师父同意,之后把武媚弄进宫来。
但这想法,目前也只能想想,李治目前的行动就是大力提拔了王皇后家的亲戚。
尤其是王皇后的舅舅柳奭,更是被火速提拔到了中书省,成了中书省的老大。
谁都看得出来,李治这样做,就是希望以后王皇后的娘家,能够和长孙无忌火并。只有鹤蚌相争,李治自己才能彻底拿回权力。
可是王皇后与萧淑妃争得激烈,王皇后为了找盟友打压萧淑妃,
居然找到了长孙无忌结盟,双方一拍即合,强强联手,成为了政治盟友。
得知这一情况的李治,差点没一口血喷出来,
郁闷了好长时间,自己费尽心思的布局,反给他人做了嫁衣,让长孙无忌更加的强大。
李治也不好意思去找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