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部分(第3/4 页)
用。
特别是在蒙@古人大举扩张的战争年代,丧葬仪式尤其简单。
下葬时,他们让死者坐在一顶生前用的帐幕中央,边上围着祭祀的人进行祷告,随葬的有马匹、弓箭和摆放着肉乳的桌子,最后放入土中。
目的是死者到另一个世界上生活时,有帐幕住,有马骑,有肉乳吃。
这就是他们说的薄葬简丧,其实在那个时代,他们最重要的财富就是马匹、弓箭和食物,既然连最重要的东西都要陪葬了,哪还能够说是薄葬简丧?
所以,作为元蒙的帝王,其陪葬品肯定是少不了的,而这一点在忽必烈之后,就更没有薄葬简丧这回事了。
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实行汉法,也渐渐受到汉人丧葬习俗的熏染,开始用棺木入葬,但所用棺木与汉人不同。
死者入殓后,两块棺木合在一起,又成为一棵圆木,然后“以铁条钉合之”。
他们入主中原之后,依然俭朴如初,寿衣大多就是平时穿的衣服,随葬的器物也会比较少,大部分是死者生前喜好的武器,如弓箭、刀剑一类的东西。
当然,在他们看来,刀剑武器衣服这些都是不值钱的货,所以这样才是俭朴。
而元朝皇族又自不同,特别是皇帝死后,和一般的皇族及贵族稍有不同,皇帝死后首先是要有一个下葬的仪式,随葬品也要多一些,只是在皇帝下葬时不得有汉族官员参加,也不会在地面上建设大规模的建筑物,不设功德牌坊和墓碑,一切看起来都很简单。
另外为了不留下可以让盗墓贼发现的线索和痕迹,元朝在皇帝下葬地点上的史书记载也少得可怜,以至于让人感到元朝不存在皇帝陵墓。
这其实都是掩耳盗铃的行为,如果一位帝王其陵墓之中没有任何陪葬品,谁闲的蛋疼去掘你的坟?
如果真实薄葬简丧,那就不用多长时间修坟了吧?
可历史上的帝王,有几个是用几天时间修出自己的陵寝的?
元朝皇帝的安葬是极为秘密的,就是因为秘密,所以才会被人怀疑里面陪葬了更多的宝物。
据史载,诸帝皆葬于所谓漠北的起辇谷,蒙@古人把这块墓地称之为“大禁地”,既然什么东西都没有,还用隐藏的这么好吗?(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人间帝王朱元璋
《蒙@古黄金史纲》作不峏罕哈勒敦,波斯学者拉施特《史集》多次明言成吉思汗的大禁地在不儿罕·合勒敦山。
他的幼子抱雷,及孙蒙哥合罕,忽必烈合罕、阿里·不哥以及其他后裔也埋葬在那里。
但另处又说靠近薛灵哥河之不答温都儿有成吉思汗的大禁地,除忽必烈外,唆鲁永帖尼别姬及所有其他宗王均葬于此。
不管哪一种说法是对的,都说明,成吉思汗陵不是单单存在的,所以“元诸帝均葬于漠北起辇谷”,这种说法应该是正确的。
后人考证,这个专葬帝王的起辇谷,位于现在的蒙@古国境内,克鲁伦河与土拉河之间的肯特山,他们在这里挖坑埋人。
而在挖坑时,先将泥土成块取出,编号依序放置一旁,待把棺椁放进去以后,再把取出的泥土依序放回原位,将挖出剩余的新土运到远处扔掉,这便算安葬完备。
随后派一支嫡系部队封锁这一地区,禁止任何人入内。
待次年长满野草,与其它地方没有任何区别,看不出一丝痕迹后才解除封锁。
这样的地方,别人不好找,但对于韩孔雀来说,却是一点难度都没有。
先不说他已经找到了成吉思汗陵,就算找不到,这么明显的特征,只要有时间,韩孔雀也能够找得到。
现在他们所在的地方,就跟历史记载的起辇谷十分相似,不管是位置,还是修建陵墓的方法。
“我们真的要半空这里啊?”随着整理出来的空间越来越大,韩孔雀调集的人手也越来越多。
有人录像,有人撤出地下各种建筑,剩下的人就把所有东西全都搬进混沌空间。
这个时候,韩孔雀的家人也知道他发现了成吉思汗陵,所以不时还有一些过来观光的。
这一天,成吉思汗陵搬运的差不多了,柳絮几女一块过来了,他们连孩子都带了过来。
“你还真是不消停,几天没见就弄了这么大一个新闻。”秦明月看着韩孔雀道。
“这个可不会上新闻。”韩孔雀哈哈一笑道。
此时韩孔雀已经不在暗无天日的地下,毕竟他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