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第1/4 页)
杨国忠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起来,崔涣竟然敢当着满朝文武,当众骂他是奸诈小人,这简直就是当众打他的脸!
“崔大人!你这指桑骂槐的骂谁呢?本相只是在说事实罢了!试问,李沧海若是想要造反,你们谁能挡地住这八万雄兵?”杨国忠厉声道。
“事实?好,你要说事实,那本王就来给你说一说事实!”李倓瞥了他一眼,淡淡地道:“敢问杨大人,哪一场战争不会死人?你说沧海牺牲了数万将士性命,那本王倒要问一问,杨大人明知东瀛与百济联军二十万,可偏偏只给李沧海三万余人,前去对抗东瀛,尽管李沧海借调了狻猊水师,但论起总数也不过五万,杨大人这又是什么心思?”
杨国忠没想到李倓竟又出来与他作对,他眼神骤然一冷,说道:“此事本官已经说过多次,那只是一时间调不出兵力罢了!建宁王一直揪着这点不放,却是何意?”
李倓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他笑声猛然一停,冷冷地道:“杨大人!你也是带兵打仗之人,应当知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你让李沧海以五万人马对抗敌方二十万大军,却又不予增兵,这其中深意才真是真正的耐人寻味啊!”
第六百三十二章奸臣当道弄是非
“建宁王,你这是在血口喷人!本官不是又增了十万兵马么?”杨国忠怒声反驳道。
“哦?可据本王所知,你增派十万兵马的同时,还派了名监官,在进入新罗境内,几次三番的阻挠皇甫将军前去救援李沧海。而那时,李沧海已经灭了百济和东瀛联军八万余人!并成功瓦解了百济与东瀛联军,试问满朝文武,又有谁能够以五万人马,取得此等战绩?”李倓锐利的眼神扫过群臣,冷冷地道。
群臣纷纷吃惊不已,他们只知道李沧海打退了东瀛,但对于过程却并不知晓。
此时,听闻李倓说出,他们顿时陷入了震惊之中。
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以断案闻名的李沧海,竟也精通带兵打仗。
以少胜多可能并不稀奇,但放在一个从未上过战场之人的身上,就显得惊奇的多。
群臣一片安静,只有杨国忠咬牙哼道:“建宁王未免太过托大了些,李沧海之所以能够打退东瀛,还不是依靠那十万大军,可王爷却将功劳全部放在李沧海一人身上,王爷心中又在盘算着什么呢?”
李倓瞥了他一眼,随即对着李隆基拜道:“陛下,是非功过,皆在人心。臣请陛下召东征将士前来问话,究竟发生何事,一问便知!”
崔涣等人也忙走了出来,大声道:“臣等附议!”
“陛下!李沧海此人向来心机深沉,那些将士难免会被他之言语蛊惑,做不得证据!”群臣之中,一名杨国忠的亲信走出来,大声说道。
“臣等也这般认为!”越来越多的杨国忠党羽走出朝列,大声说道。
杨国忠嘴角上扬,露出一丝得意的笑意,他大声道:“陛下,为防止李沧海图谋不轨,臣请陛下下旨,让其交出兵权,并将其押解入城!”
崔涣闻言,顿时急了起来,杨国忠这搬弄是非的本事实远非他们所能及,几句话就能够将一名功臣说成图谋不轨的逆臣,可偏偏皇帝对他还极为信任。
“陛下!万万不可啊!李大人出生入死,击溃东瀛倭寇,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若是将其押解,怕是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啊!”崔涣跪在地上,大声泣泪道。
李隆基坐在龙椅之上,他面沉似水的捋着胡须,似乎在衡量着什么。
这时,高力士低声说道:“陛下,依老奴之见,不如让李大人交出圣玺,并让他独自入宫面圣,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李隆基眼睛一亮,点了点头,说道:“就依爱卿所言,让李沧海交出圣玺,独自入宫见朕!”
“老奴遵旨。”说着,高力士便退了出去。
却说长安城外二十里处,李沧海和李钰等人在营帐之中静候召见。
等了许久也未见有消息传来,正当众人等的有些不耐烦之时,突然有侍卫前来通秉,说高力士带着圣旨前来宣旨。
众人忙前去迎接。
“高将军,别来无恙啊!”李沧海对高力士抱拳道。
高力士对他点了点头,随即展开圣旨,李沧海等人忙跪了下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东征大军浴血奋战,劳苦功高,特赐御酒三百坛,牛羊各五百只,犒赏三军!命东征大元帅李沧海交出兵权,即刻入宫面圣,钦此!”
“臣等谢主隆恩!”